6月15日,抖音一則短視頻引發網友關注:坦洲大道某路段,5月4日還未做硬化層,6月12日已完成瀝青鋪設,一個月大變樣。一個多月后的7月25日,坦洲大道實現主線通車,較原定工期提前4個月。
坦洲大道主線提前通車,正是中山市紀委監委、坦洲鎮紀委兩級聯動,精準監督推動工程提速的生動縮影。

為持續推動深化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市紀委監委集中整治辦統籌指導坦洲鎮紀委、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深化群眾點題機制,將監督觸角精準延伸至群眾急難愁盼的交通領域問題,聚焦群眾關切,緊盯項目建設全流程,近年來累計推動全市10條中珠跨界路完工通車,完成10個瓶頸路及產業平臺道路項目建設,啃下持續近10年征地拆遷的“硬骨頭”,成功打通寶珠北路。路網的不斷升級、交通的不斷提質,正是寫好監督執紀“為民答卷”的生動注腳。
施工困局:交通“梗阻”與民生“痛點”
時間回溯至2023年4月,坦洲大道工程全面啟動。這條連接坦洲快線與翠屏路、全長8.5公里的主干道,本是坦洲鎮聯通珠海的重要通道,建設進度卻嚴重滯后,沿線道路持續開挖導致經常堵車,每逢雨天泥濘不堪;2024年上半年,污水管道與道路交叉施工引發雨水管網破壞,大雨天排水不暢,多處路段反復水浸內澇。
工程穿越坦洲鎮核心產業平臺,途經6個商業住宅小區及眾多商鋪、學校,安全隱患令人憂心:有群眾騎車途經積水路段摔倒受傷,有沿街房屋因水浸受損。“孩子上學繞路浪費時間”“商鋪因門前道路長期開挖流失客源”……群眾通過“12345”熱線等形式頻繁投訴。坦洲鎮紀委工作人員走訪發現,受坦洲大道工程影響的居民人數多、覆蓋面廣,破解困局刻不容緩。
利劍出鞘:高位統籌與全鏈條監督
市紀委監委嚴格督辦項目進展,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坦洲鎮紀委等部門通過約談市交通運輸局及坦洲鎮黨委,推動建立“市+鎮”高位統籌機制,打破部門壁壘,打出監督“組合拳”。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建立“一臺賬、兩清單、三督辦”工作模式,聚焦交通安全管控、現場圍蔽設置、揚塵治理等關鍵環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出行受阻、圍而不建、房屋開裂等問題,深入實地現場協調解決。

2024年6月,市、鎮兩級有關職能部門共同成立坦洲大道前線指揮部并制定工作方案,推動建立“周例會+問題銷號”機制,每周定期召開坦洲大道指揮部會議,市水務局、市公路事務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與坦洲鎮政府、施工單位多方協力,積極協調各施工主體之間交叉施工遇到的問題和糾紛,加快推進工程道路和管網施工,累計解決工作面移交、交叉施工等問題170余項。
坦洲鎮紀委工作人員表示:“針對污水管道與坦洲大道交叉施工對群眾生活及出行造成的影響,我們持續開展監督檢查,建立問題臺賬逐項督辦,推動鎮城建局和水務事務中心等職能部門壓實施工單位責任,立行立改,有效治理安全隱患,成功打通工程堵點,為坦洲大道路面施工掃清障礙。”
市紀委監委、坦洲鎮紀委持續強化全鏈條監督,督促市、鎮職能部門協調施工單位,科學調度資源,加快交叉施工工作面移交,高效推動工程進度。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督促推動召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座談會、組織紀檢委員廉政教育會6場,剖析反面案例12次,推動工程管理部門開展廉政風險深度“體檢”,制定20條防控措施。針對網友留言“環洲南路路口污水井位反復開挖”“十四村小學路口坑洼不平”“環洲南路至新珠路段等車流量密集容易梗阻”等問題立行立改,以“一天一變化、一周一新貌”的速度高效推進,全力保障道路暢通與市民出行安全。
大道通途:從“交通堵點”到“發展動脈”
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在紀委監督下,施工單位多次組織專題會議協調推進,對重點工序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確保安全、質量與效率齊抓并進。今年6月10日,主線K1+550至K1+950右幅瀝青上面層試驗段順利完工,標志著路面施工進入沖刺階段。7月25日,坦洲大道實現主線通車,較原定工期提前4個月。”
“現在從坦洲到珠海市區,車程從30分鐘縮短到15分鐘!”家住坦洲鎮永一村的余先生感慨道。新坦洲大道北接坦洲快線、南聯珠海翠屏路,構建起中山與珠海“15分鐘交通圈”,徹底打通兩地快速交通“最后一公里”。
坦洲鎮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坦洲大道通車后,走的都是快速路,基本不用等紅綠燈了,物流時間大大縮短,成本大大降低。”作為坦洲鎮“南聯”的關鍵樞紐,坦洲大道不僅緩解了中珠通勤交通壓力,更將為沿線產業平臺注入發展動能,成為坦洲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推動坦洲步入灣區核心前沿。
記者 高倩荷 通訊員 鐘繼宣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