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展示我市“百千萬工程”第三批省級典型村培育的亮點成效,充分體現中山鄉村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嶄新變化,進一步發揮典型村示范帶動作用,中山市農業農村局策劃推出《“典”亮百千萬,中山鄉村每天在變化》專欄,敬請關注、點贊!
自“百千萬工程”的春風吹拂嶺南大地,中山市神灣鎮外沙村便以“典型村”培育為契機,錨定“強、美、治”目標,開啟了一場深刻的自我蝶變。三年來,外沙村以“開局即沖刺”的決心搶抓機遇,以“實干為筆墨”的擔當描繪藍圖。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村集體累計投入資金3000萬元用于建設,并廣泛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在產業升級、城鄉融合、治理增效的征程上奮楫前行。
產業能級躍升
鍛造強村富民新引擎
農業現代化提質。依托“強村公司”平臺,采用“統租統管”模式,累計整合土地1700畝,高標準打造高端水產養殖、蝴蝶蘭特色花卉培育兩大標桿基地。其中,水產養殖畝產值實現從2.5萬元到7萬元的飛躍,年產值突破2400萬元。

改造前

改造后
工業集約化升級。創新“先引鳳再筑巢”模式,推動外沙村工業集聚區“工改”騰挪園建成高標準廠房6.2萬平方米,成功引進7家優質企業,盤活低效工業用地,直接帶動村集體年增收超950萬元,外沙村已成為神灣鎮首個年收入破千萬元行政村,預計2025年村集體經濟將突破1500萬元。

改造前

改造后
三產融合化激活。巧妙串聯枕頭角革命老區、粵豐環保科普研學基地等資源,設計精品線路,著力打造外沙“燈光夜市”特色消費場景,聯動轄區內30余家食肆,年接待游客已超50萬人次,帶動消費超5000萬元,文旅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


人居環境蝶變
塑造綠美鄉村新風貌
農房風貌展新顏。針對原有農房風格不協調的問題,重點推進安隆街、外沙路(北片)連片外立面改造,通過統一規劃設計,累計完成70戶農房改造,塑造出“一區一景、一戶一韻”的水鄉特色風貌。

改造前

改造后
基礎設施補短板。全力推進“三縱四橫”骨干路網建設,重點改造提升外沙路、外沙二路等主干道約5.5公里,有效打通內部交通“微循環”,顯著優化村域通行效率與城鄉連接能力。

改造前

改造后
綠美生態增亮色。深入實施“三清三拆三整治”,2025年至今,累計整治黑點498處、拆除亂搭亂建168處、清理衛生死角315處。同步推進“見縫插綠”,三年新增苗木4300株,建成水鄉壹號碼頭公園、鄉賢公園等4個主題公園,新增綠化超2萬平方米,初步建成6公里宜居宜業宜游環線。

改造前

改造后
治理效能革新
構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智慧治理一網統管。深化“黨建+小組”模式,配備169名網格志愿者,構建一體化信息平臺,實現人口、房屋、安全等要素動態管理。在防治“兩熱”工作期間,依托網格化管理機制,清理垃圾47.4噸、積水容器1689個,發動群眾參與超800人次。


議事協商民事民議。健全“四議兩公開”制度,創新“議事+”模式,推動“黨群議事會”、“婦女議事會”等在村內全覆蓋,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三年來累計審議通過各類事項60項,村民自治活力持續增強。


黨群服務零距離。依托“一中心兩站點”黨群服務陣地,常態化舉辦國慶嘉年華、“村BA”、暑期公益培訓班等特色活動,年均開展活動超50場次,服務群眾超6000人次,有效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村民幸福感持續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日益鞏固。


展望未來,外沙村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建設六大產業矩陣,提升鄉村風貌,深化農文旅融合,持續擦亮“和美外沙”品牌,在城鄉協調發展新征程上走在前、作示范,為“百千萬工程”貢獻更多外沙實踐與樣本。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