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暮色四合,神灣鎮的居民群眾不約而同地涌向燈火璀璨的神灣鎮工人文化廣場。一場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神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的“文明鄉風行 助力百千萬”文旅興農專場中山市文明直通車活動在這里精彩上演。
活動通過“城市文明大家談+文藝節目演出+文明集市打造+互動游戲體驗”的多元模式,將優質文化資源、文明理念及惠民服務送至基層,進一步提升群眾對“百千萬工程”的知曉度和參與度,展示神灣鄉村振興成果,推動精神文明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為“百千萬工程”注入精神文化動力。

你言我語
共話文旅興農新路徑
“城市文明大家談”環節是活動的重頭戲,邀請神灣鎮菠蘿種植大戶代表李標、“身邊好人”代表鄧琴、神溪村組織委員李佳瑩三位嘉賓圍繞“文旅融合如何帶動神灣特色農業發展”“文明鄉風如何助力鄉村振興”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借助這幾年農文旅融合發展,神灣菠蘿已經從‘田間果’變成了‘網紅品’,既賣得更遠,我們村民也掙得更多!”李標透露,一方面,神灣政府將菠蘿產業和本地文旅資源有機融合,以“神灣菠蘿”為核心打造了“菠蘿文旅IP”,打造了神灣菠蘿非遺文化園,以及眾多各具特色的果場,把單純的“買水果”變成了“沉浸式游玩”,游客不僅能親手采摘神灣菠蘿,還能體驗制作和品嘗神灣菠蘿包、菠蘿冰;另一方面,神灣結合當地山水風光、飲食資源,優化了眾多旅游資源供給,讓游客除了體驗“菠蘿文化”之外,還能嘗到神灣特色河鮮海鮮,感受更多神灣的文旅特色。數據顯示,這兩年靠著文旅融合,神灣菠蘿的年產值增長了近20%,帶動200多戶農戶增收。

作為神彩飛揚志愿者服務隊的隊員,鄧琴對文明鄉風給神灣鎮帶來的變化感受更深。她說,以前村里常能看到垃圾亂堆、家禽散養的現象,如今通過“文明庭院”“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家家戶戶都自覺打掃房前屋后,道路干凈了,河道清爽了,傍晚散步心情都舒暢多了。紅白事的變化也很明顯,過去講排場、比闊氣,浪費嚴重,現在各村有了“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既減輕負擔,也減少了矛盾。
產業發展和鄉風文明建設如何“兩手抓”“兩手硬”?李佳瑩表示,在產業發展上,他們著力做強特色農業和文旅融合,以神灣菠蘿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核心,開發出菠蘿酥、菠蘿月餅、菠蘿啤酒等深加工產品,并設立多個農產品展銷中心,同時通過打造菠蘿文化旅游月、禾蟲美食節等品牌活動,發展鄉村旅游,讓游客體驗采摘樂趣、品嘗特色美食,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實現增收,既實現家門口“叫賣”,也通過網絡全國“叫好”;在鄉風文明建設上,他們每逢節假日便安排志愿者幫游客指引路線,宣傳文明旅游、垃圾分類知識,重新規范了菠蘿銷售區,解決了以往節假日擁堵的老大難問題,游客體驗和農戶經營環境都大大改善。通過開展“文明庭院”“美麗村落”培育,實施農房風貌改造,村里的環境也變得更美、更整潔。
文藝表演
展現神灣多元文化魅力
當晚,10個精彩節目分為“金秋華彩·文明新韻”“詩畫田園·農旅融情”“青春聚力·共興家園”三大篇章輪番上演,涵蓋舞蹈、咸水歌、詩歌朗誦、武術表演、街舞、獨唱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在村民“家門口”搭起“村晚”舞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盛的“文化大餐”。

晚上7時,演出在靈動優美的開場舞《金秋笠影》中拉開帷幕,一段活力滿滿的舞動,展現出一幅豐收時節的美好畫卷。隨后,悠揚婉轉的神灣咸水歌《文明四季謠》唱響了神灣四季的文明風貌。接著,《稻香》《風吹麥浪》《小美滿》三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以清新自然的旋律喚起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感受農文旅融合的魅力,引得現場觀眾情不自禁跟著哼唱。
神灣鎮崇正學校的孩子們化身“文明小導游”,通過情景劇《非遺韻·菠蘿甜》生動演繹神灣菠蘿的文化內涵,童真童趣的表演讓人眼前一亮,贏得現場陣陣掌聲。中山網帶來的舞蹈《青衫新雨》以曼妙舞姿描繪詩畫田園,仿佛讓人置身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神灣中心小學的詩歌朗誦《西江船歌載夢行》則用稚嫩而真誠的聲音,描繪了神灣的水鄉風情,表達出對家鄉深厚的情感。
活動高潮迭起,既有活力四射的架子鼓表演《日不落》,展現出青少年的蓬勃朝氣,又有神舟學校自強武術隊帶來的《文明少年展雄風》,一招一式盡顯中華武術的獨特魅力,還有街舞《新青年·心律動》用動感的舞步詮釋青春風采。活動在《美麗中山我的家》的悠揚歌聲中落下帷幕,不少市民意猶未盡。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還穿插了兩輪互動問答,引得現場群眾爭相“搶嘜”,氣氛熱烈非常。“‘百千萬工程’具體是指?”“文明鄉風建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神灣鎮近年來致力打造什么旅游品牌?”一個個問題在寓教于樂之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更多群眾對“百千萬工程”和文明鄉風建設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集納民聲
“文明漂流瓶”匯民智
活動現場旁集宣傳、展示、體驗、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文明集市”,是當天活動最為熱鬧的區域之一,10余個特色攤位圍繞舞臺兩側依次排開,宛如繽紛的長龍,吸引著絡繹不絕的群眾前來打卡體驗。
現場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文明漂流瓶”意見收集攤位。“歡迎寫下您對神灣、對中山發展的金點子,每個建議都是寶貴的財富!”工作人員熱情的招呼聲傳入路過的群眾耳中,吸引不少人停下腳步,認真在卡片上寫下自己對城市文明建設的意見建議,投入收集箱中。

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寫道:“希望多舉辦一些親子農耕體驗活動,讓孩子感受田園樂趣。”另一位退休教師寫道:“希望可以挖掘更多神灣本土文化故事,讓旅游更有深度。”不少小朋友也在家長的幫助下寫下稚嫩卻真誠的建議:“希望公園里能有秋千”“想要一個更大的滑滑梯”……這些純真的愿望同樣被放入收集箱中。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電子漂流瓶專區”,為群眾提供了掃碼在線提交建議的便捷渠道,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征集。記者了解到,為讓更多市民的聲音被聽見、需求被看到,集納更廣泛的“金點子”,市文明辦近期特別上線了“‘文明漂流瓶’意見收集箱”小程序,廣大市民朋友不僅可以通過該小程序參與問卷調查,反映身邊的文明建設真實情況,還可以借助該平臺獻出自己的“錦囊妙計”,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還可以在此“許愿”,表達對文明城市建設的期待。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小程序作為征集民意的重要渠道,打破時空限制,可以讓更多市民特別是年輕群體參與到文明建設中來。所有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都將被認真梳理、研究,有價值的“金點子”將納入相關工作規劃。這種“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收集模式,既保留了傳統方式的溫情互動,又融入了數字化手段的便捷高效,讓民意征集更廣泛、更深入、更持久,真正實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良性互動,為文明城市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明集市”的其他區域同樣熱鬧非凡。文明宣傳及服務區內,工作人員耐心講解“百千萬工程”政策、文明行為規范、移風易俗要求等,少年兒童熱情參與趣味盎然的垃圾分類小游戲,“我與神灣菠蘿合個影”公益攝影定格下一張張幸福笑臉,理發志愿者用嫻熟手法為每一位前來理發的市民修剪發型。
該鎮衛健分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免費血壓測量、健康咨詢、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等服務,最受中老年人喜愛,不少人在攤位前等待體驗。神灣特色展銷區內,神灣菠蘿及特色農產品展銷攤位上,菠蘿酥、菠蘿月餅、菠蘿精釀啤酒等本土農產品琳瑯滿目,吸引眾多市民品嘗購買。一旁的“文旅神灣”宣傳推介攤位不斷發放神灣旅游地圖,推介精品旅游線路,介紹特色民宿,讓市民一站式了解神灣文旅資源。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