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墻角的積水盆要馬上倒掉,磚縫里的雜草得用鐮刀清理干凈……”10月5日,中山市橫欄鎮新豐村網格員李大姐手持臺賬和噴壺,穿梭在巷陌間逐項排查蚊媒孳生地。這場由42個精細化管理四級網格織就的“清剿行動”,正讓這個城中村的衛生死角悄然上演“變形記”。

“鏟車清障,人工跟進!”隨著一聲令下,3臺挖掘機在村東頭閑置地塊同時作業,銹跡斑斑的鐵皮棚、堆積如小山的舊木料在轟鳴聲中被逐一清除。這是新豐村聯合鎮消防大隊、“入鎮下村”結對單位開展的“拔釘行動”——815人次的攻堅隊伍兵分11路,帶著耙子、鐮刀深入23條背街小巷,將58處潛藏于墻角、樓道的衛生黑點逐個“銷號”。
在網格長王叔的手機相冊里,整治前后的對比圖格外醒目:整治前,村西頭閑置地雜草肆虐,廢舊輪胎積滿雨水;如今,6850平方米土地平整壓實,蚊蠅亂飛的景象已被新播的草籽取代,“每個網格定人定崗,連磚縫里的煙頭都逃不過!”包村領導每日下沉抽查時,總帶著水桶和滅蚊噴霧,現場演示“翻盆倒罐”防蚊法。
“張大爺,廢品回收站后天來收,您看這堆紙殼先挪個地?”面對村民家中堆積的廢品,網格小隊創新采用“自清+助收”模式。經逐戶摸排,村委聯系回收人員上門收購,既幫7戶村民變現逾3000元,又拆除了蚊蠅“溫床”。

針對面積超500平方米的大型黑點,鎮網格啟動“機械會戰”:吊機拆除違規鐵皮棚,垃圾車往返清運枯枝磚石,10塊閑置地僅用3天便完成“去蕪存菁”。某企業負責人指著清理一新的鐵架區感慨:“以前積水能養蚊子,現在每天自查都成習慣了。”“我家門前的花盆底托早倒干凈啦!”商鋪老板陳姐舉起手機照片,主動向網格員展示“門前三包”成果。在基層黨組織帶動下,黨員帶頭拆違、村民代表分片檢查,連小學生都跟著家長用石灰粉填平洼地。數據顯示,整治期間村民自發清理積水綠植200余處,企業自主整改易積水區域47處。
編輯 張英 二審 朱暉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