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員走上街頭推銷手工藝品。

炎炎夏日,嘗個雪糕消消暑氣,也是不錯的選擇。小朋友們用自己努力賺回來的錢買雪糕吃,覺得特別甜。

老師示范利用天然物質進行污水過濾。

小學員學習急救知識。

小學員參觀方志館,了解南區華僑歷史文化。

幾名小學員在學習鉆木取火技巧。

學員們學習包餃子。

老師帶領學員用軟尺給樹量“腰圍”。

小學員體驗圖書館管理員工作。

小學員成功售賣出自己的手工作品。

小學員入村收集路上的垃圾,保持衛生清潔。
最好的小伙伴在身邊,最充實的課程在社區,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7月30日,南區街道良都社區為期7天的“童心童行·快樂成長”大自然暑期夏令營正式結營。本次夏令營以“自然教育+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分為室內手工制作、戶外自然探索、戶外生存挑戰三大主題模塊,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暑期體驗。
安全是暑期的必修課。夏令營一開始,營長就和同學們制定了“大自然法則”,為孩子帶來了涵蓋食品安全知識、防溺水安全教育、應急科普教育、繪制安全教育思維導圖等安全課程。
大自然是這期體驗營的主題,南區街道坐擁3.5萬畝林業資源、14公里的岐江河岸線。夏令營的第二天,學員們開啟定向越野挑戰;第四天,學員們化身“自然藝術家”,跟隨導師的步伐,尋找身邊的嶺南佳果,觀察公園里的動植物,掉落的樹枝樹葉、撿到的小石頭,都成為學員們創作的材料。第六天,學員們穿上志愿者馬甲清潔社區。
歷史文化故事總帶給孩子們啟迪和思考。南區街道作為香山商業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夏令營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參觀了黨史學習教育館、南區方志館、公益圖書館,體驗了非遺手工,了解華僑先輩們愛國愛鄉、實業救國的故事,讓傳統文化浸潤童心。
在東區街道,2023年東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超級集市暨“文明餐桌”主題宣傳活動在遠洋社區舉行;在南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和消防安全“強強聯手”,帶給孩子們實用的火場逃生技巧;黃圃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鎮婦聯、鎮關工委、鰲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黃圃鎮省級地質公園開展“傳承農耕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早稻收割親子體驗活動。
記者了解到,這個暑期,在中山大部分社區,針對困難家庭、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子女看管難等問題,推出繽紛多彩的托管服務,涉及思政教育、環保實踐、農耕體驗、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讓孩子們的暑假過得好玩又充實。
記者 余兆宇 徐鈞鉆 圖編 明劍
◆編輯:龍慧◆二審:蘇鵬蘊◆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