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國利器接連上新
我國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入列,并開展了首次海上實兵訓練任務。
攻擊-11參與演訓任務的畫面首次公布,中國空軍正式開啟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 的全新模式。
四川艦開展了首次航行試驗,它能搭載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及兩棲裝備等,戰力拉滿!
新型武器裝備密集亮相
我國綜合作戰能力邁上新臺階
福建艦入列
背后有哪些硬核科技?
11月5日,福建艦入列。作為全球首艘采用常規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空母艦,福建艦的技術突破標志著中國航母躋身世界前列,人民海軍進入三航母時代。

福建艦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
近日,由海軍福建艦、延安艦、通遼艦等多艘艦艇組成的航母編隊在完成海上訓練任務后返回三亞某軍港。這是福建艦入列之后開展的首次海上實兵訓練任務。
在福建艦入列后的首次海上實兵訓練任務中,殲-35、殲-15T、殲-15DT、空警-600等多型艦載機完成了多架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有效檢驗了福建艦電磁彈射、回收和甲板作業能力,艦機適配性得到進一步驗證。
據軍事專家介紹,與常規航母相比,采用彈射起飛的航母優勢非常明顯。

首先,戰斗機可以滿載燃料和彈藥起飛,相當于直接提升了戰機的作戰能力。
同時,彈射起飛還可讓航母具備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能力,從而大幅提升航母的預警探測和對艦載機的空情保障與指揮調度能力。

此外,電磁彈射器還可以方便地控制彈射力度,大到運輸機小到無人機的各類機型,都能以彈射方式從航母上起飛,使航母的作戰模式更靈活。

福建艦還代表了另一項突破,那就是它創造了常規動力航母搭載電磁彈射系統的全球先例。專家介紹,全艦的動力系統和電力系統進行高度融合和自動化控制,能夠讓航母處于“身強體壯”的狀態。在遠洋部署的過程當中,這也是能打仗、打勝仗的重要本領之一。
新型無人機“攻擊-11”性能如何?
專家解讀
11月11日,空軍成立76周年主題微電影《夢遠》中,公開了攻擊-11隱身無人機入列的消息。此次亮相,標志著中國空軍正式開啟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 的全新模式。
專家介紹,從外形來看,攻擊-11采用無垂尾飛翼布局,這樣全方向的隱身性能就會更好,這種氣動布局適合亞音速飛行,適合遠航。

專家表示,整個飛機就是一個機翼,機翼面積比例非常大,有利于起飛降落。中國航空科技人員對于該技術難點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突破成果。
創新采用電磁彈射+阻攔技術
“準航母”四川艦戰力如何?
四川艦是我國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兩棲攻擊艦首艦,舷號“51”,滿載排水量4萬余噸。去年12月27日下水,不到11個月便正式開始海試。11月16日,四川艦順利完成首次航行試驗。四川艦是推進海軍轉型建設發展、提升遠海作戰能力的關鍵裝備。
作為我國海軍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四川艦具備很多硬核“特質”。比如,創新應用了電磁彈射和阻攔技術,可搭載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兩棲裝備等,將把海空作戰能力發揮到新的高度。

與傳統兩棲攻擊艦相比,四川艦在外觀方面最具有辨識度的,就是它的雙艦島式上層建筑和全縱通飛行甲板。

雙艦島設計,可以使前后艦島各司其職↓
前艦島主要負責航行指揮,可以專注于和其他艦艇航線的配合和整個編隊的組成。
后艦島則負責航空管制,對無人機、直升機以及友艦的戰機進行合理指揮,大幅提高作戰指揮效率。

全縱通飛行甲板,它的特點就是首次在兩棲攻擊艦上應用電磁彈射和阻攔技術。這不僅使四川艦能夠搭載各種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和大型無人機,還能夠利用電磁彈射將它們彈射出去,同時更高的彈射效率和更快的起飛速度,也將使四川艦的作戰能力達到“準航母”級別。

據專家解讀,四川艦可以彈射攻擊型隱身無人機,按照目前彈艙尺寸,它可以攜帶大量的對地武器、對海武器包括空空武器,在海上完成多種作戰任務。
期待未來
更多硬核上新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