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中山火炬高新區大環村步步高音樂廳內弦音婉轉。由中山紀念圖書館主辦的“煙火中山·書香鄉村——粵韻流芳·樂動大環”閱讀推廣活動在此舉行。活動以粵樂宗師呂文成的音樂文化為核心,通過展演、講座、對談與鄉村導覽等形式,深入挖掘香山文脈的時代價值,為廣東“百千萬工程”注入鮮活的文化動能。

樂韻傳承:
少年奏響《步步高》 回溯宗師路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八小學(呂文成音樂學校)5名少年演奏的《步步高》拉開了活動序幕。這群7歲到12歲的孩子們,以嫻熟的二胡技法,演繹了這首廣東音樂經典,瞬間點燃現場氛圍。
主題講座環節,本土文化研究者高松以呂文成的藝術生涯為脈絡,生動講述其如何從貧苦少年成長為一代粵樂宗師。“他革新高胡、創作百余首傳世名曲,將廣東音樂推向世界。”高松指出,《步步高》不僅是一首樂曲,更蘊含著“奮發上進”的民族精神與“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通過歷史影像與音像資料,觀眾得以窺見呂文成如何以《雨打芭蕉》《平湖秋月》等詩意作品,勾勒嶺南風情,并以守正創新的姿態將西洋樂器融入民樂創作,拓寬國樂表達邊界。高松表示,呂文成的成功源于家國情懷與文化自信,唯有胸懷天下,才能創作出跨越時代的作品。

創新實踐:
“音樂+文旅”融合 賦能“百千萬工程”
如何讓傳統樂韻“活”在當下?大環村交出了一份文化賦能“百千萬工程”的創新答卷。火炬高新區城東社區黨委第一書記陳鑒標介紹,村里正緊鑼密鼓布展粵韻藝術館,系統梳理廣東音樂發展史,并依托村中的步步高音樂廳定期舉辦音樂沙龍、名家演出,推動“音樂+文旅”深度融合。
據了解,目前大環村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資源,建設起香山書房、呂文成藝術館和紅色會堂等特色文化場所。未來大環村還期望能與音樂名家合作,打造音樂工作室,通過舉辦各類音樂文化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感受大環村的獨特魅力,借助文旅融合的東風,促進大環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實現文化與經濟的雙贏。“我們致力于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聽得見粵韻’,具有鮮明文化特色的精品村。”陳鑒標表示,今后大環村還將與市文聯合作,引入更多藝術家資源,持續放大名人文化效應。
教育賦能同樣是傳承的關鍵。呂文成音樂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羅秋嬋透露,學校通過課后服務組建了100余人的民樂梯隊,分設基礎班與提高班,零基礎培養孩子們對粵樂的熱愛。學生家長鄒媛感慨:“活動讓孩子更了解本土文化,我們會鼓勵他堅持學習二胡,傳承粵樂。”
當晚8時,大環村還將舉辦“弦動大環 粵樂華章”呂文成主題音樂會,在粵樂宗師的故鄉繼續奏響經典旋律。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