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十五運會攀巖比賽女子攀石預賽在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攀巖場進行。來自21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隊的26名選手在5條高難度的巖壁上展開攀爬比拼,最終,陜西隊的駱知鷺獲得第一名,中山15歲小將李美妮名列第二,另一名廣東隊選手張悅彤名列第三。
令人關注的是,26名參賽選手中,李美妮、盧一鏡、俞辰萱、黃泳姍四人都中山紀念中學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巖壁之上,她們是代表不同省市的競爭對手;巖壁之下,她們是朝夕相處的同學、并肩訓練的隊友。
攀石預賽上
李美妮、盧一鏡晉級決賽
十五運會女子攀石預賽現場,5條高難度線路考驗每一位選手的爆發力、技巧和腦力。這項不超過5米高的攀巖項目,不需要安全帶和繩索保護,巖壁下方鋪設厚海綿墊,全憑運動員自身力量與平衡能力。
陜西隊的駱知鷺展現強大實力,以94.4分排名第一。在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女子攀石+難度”比賽上,她排名第十。十五運會難度攀巖決賽上,她獲得亞軍。
15歲的中山選手李美妮沉著觀察巖點布局,冷靜推演攀爬線路,最終獲得93.8分,名列第二。
另一位廣東隊選手張悅彤則以79.8分位列第三。張悅彤是全運會衛冕冠軍,她獲得十四運會攀巖項目成人組女子兩項全能(攀石+難度)金牌、十三運會群眾比賽攀巖入圍賽女子難度賽金牌,去年首次入選奧運會大名單。
預賽第五名的貴州隊選手盧一鏡同樣表現搶眼,她與李美妮不僅是同班同學,更是同桌。兩人平時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起學習,一起訓練,如今又一同晉級決賽。
“我很希望她取得好成績,可以和自己一起進決賽。”李美妮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很開心和同學一起上賽場,可以一起玩一起笑一起鬧,玩歌詞接龍或文字小游戲。”
4人均來自紀中攀巖隊
代表四個省市參賽
據了解,李美妮、盧一鏡、俞辰萱三人都是中山紀念中學高一(14)班的學生。她們分別代表廣東隊、貴州隊和江蘇隊參賽,高三學生黃泳姍則代表北京隊參賽。
李美妮6歲開始接觸攀巖,7歲起跟隨葉向陽學習,成為一名攀巖運動員。9年來已勇奪國內43項攀巖比賽冠軍,先后獲得2024年世界青年攀巖錦標賽U16組女子攀石項目冠軍、2025年世界青年攀巖錦標賽U17組攀石賽冠軍。
盧一鏡出生于2010年,2017年開始接觸攀巖,2020年在中山訓練營期間結識教練葉向陽,并與李美妮、譚有恬等優秀選手成為好友。2025年她從紀中云衢中學畢業,現為中國攀巖國家青年隊隊員。近年來,盧一鏡在攀巖類比賽中佳績頻出,曾獲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攀巖錦標賽U17組女子攀石、難度雙料冠軍及2025年全國攀巖公開賽U17女子組難度賽冠軍。
今年17歲的黃泳珊是中山人,現在是一名高三學生。她8歲開始攀巖,2024年加入北京攀巖隊。作為紀中攀巖隊的師姐,她以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影響著師弟師妹,給新隊員們做出表率。
俞辰萱2019年從蘇州到中山,跟隨葉向陽教練學習攀巖。多年來,她與李美妮并肩作戰,共同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努力與拼搏,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本賽季缺席了諸多比賽的俞辰萱一直受到肩傷困擾,在本屆十五運會攀巖項目女子難度決賽上,她獲得第8名。俞辰萱表示:“重新站上領獎臺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勵。”肩膀傷勢仍會影響發揮,但能進入決賽已屬不易。
紀中攀巖隊
體教融合雙軌并行
四位選手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絕非偶然。她們背后是中山紀念中學攀巖隊多年來的系統培養和“體教融合”的創新理念。上午學文化課,下午練習攀巖,使學生能夠兼顧學業與專業訓練。
俞辰萱分享了她小學六年級從蘇州轉學到中山的原因:“蘇州那邊學習壓力大,如果留在蘇州,我會主要以學業為主。紀念中學把攀巖和學習融合起來,讓我可以繼續保持這份對攀巖的熱愛。”
談到在紀中的學習生活,俞辰萱表示喜歡吃食堂的煲仔飯,同學之間會相互復習、一起鬧、一起顛。“我還給朱一凡補過物理。”她坦言自己中考前一個月才開始看書,但成績基本達到了B+。
“今天場上好幾個學生參與預賽,很多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國家攀巖隊教練、中山紀念中學體育教師葉向陽介紹道,紀中攀巖隊通過階梯式建設,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為其他各省市輸送優秀運動員”正是球隊的目標之一。
紀中攀巖隊是中山市高水平運動項目,口號是“為國而戰”。自2012年建隊以來,在葉向陽教練的帶領下,培養了黎金鑫、李美妮等優秀運動員,是我國唯一一支在全運會乃至亞運會中獲得獎牌的中學生隊伍,被中國登山協會授予“全國攀巖特色學校”榮譽稱號。學校校訓“祖國高于一切 才華奉獻人類”指引著每一名隊員勇攀高峰。
比賽結束后,李美妮和盧一鏡并肩離開賽場。第二天她們將再次站上巖壁,為各自所在的省份爭奪最高榮譽。賽后,她們將回到中山紀念中學的教室,繼續她們的同桌時光。
編輯? 張英? 二審? 朱暉 三審? 岳才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