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彼岸鄉情——杜干超的巴黎風情與東方故土”畫展開幕暨作品捐贈儀式在中山漫畫館舉行,近40件(套)作品涵蓋油畫、水彩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現了杜干超融合東西方藝術的創作成果。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
“杜老師的畫筆,既飽蘸巴黎左岸的浪漫寫意,又深植東方故土的含蓄蘊藉,將印象派的光影韻律與中國傳統筆墨的空靈意境熔于一爐,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語言。”中山美術館館長、中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肖偉,在致辭中深情講述了杜干超五十載深耕藝壇的堅守與成就。他表示,杜干超此次無償捐贈近40件(套)代表作,不僅為中山美術館的館藏注入了兼具藝術價值與文化溫度的珍貴財富,更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藝術家“心懷家國、情系桑梓”的社會擔當,為廣大藝術工作者樹立了典范。
出生于中山的杜干超,青年時期懷揣藝術理想遠赴法國深造,在巴黎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深耕數十載,先后研習印象派繪畫技法與西方現代藝術理念,卻始終未忘故土文脈的滋養。他坦言:“在巴黎的每個創作日夜,家鄉的小橋流水、古村巷道始終是心底最溫暖的底色。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讓我更懂得傳統的珍貴,也更渴望將畢生所學回饋故土。”談及捐贈初衷,杜干超眼中滿是真摯:“這些作品是我與世界對話的見證,更是與家鄉聯結的紐帶。”
捐贈儀式環節成為全場焦點。杜干超小心翼翼地將封裝整齊的畫作逐一交付給中山美術館副館長鄒智怡,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與對家鄉的赤子之心。鄒智怡代表館方鄭重接受捐贈,并向杜干超頒發了收藏證書,證書上的鎏金字跡,清晰鐫刻著這場跨越國界的文化回饋。現場掌聲雷動,不少嘉賓動容表示:“這不僅是一次作品的捐贈,更是游子對家鄉最深沉的文化告白。”
儀式結束后,杜干超帶領嘉賓們移步展廳觀展。在《塞納河畔的晨光》前,他詳解印象派光影技法的運用,指尖輕劃過畫框邊緣,回憶起在巴黎街頭寫生的歲月;在《故里秋韻》畫作旁,他憶起童年在家鄉田間寫生的時光,眼神滿是眷戀。“這幅畫的色調,就是中山秋天特有的溫潤感”“筆觸里的留白,借鑒了中國山水畫的寫意精神”,深入淺出的導賞讓觀眾們仿佛穿越時空,既領略到巴黎的浪漫風情,又感受到東方故土的人文底蘊。一幅幅畫作串聯起杜干超的藝術人生,也搭建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現場觀眾不時駐足凝視、低聲交流,沉浸在這場兼具美感與情懷的藝術盛宴中。
編輯? 張倩?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