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隨著十五運會棒球比賽正式開賽,中山賽區棒壘球賽事全面拉開帷幕。團市委統籌組織近600名賽會志愿者即刻上崗,從競賽協助到觀眾服務,從物資保障到醫療支持,全方位護航賽事順暢運行。
本次棒壘球比賽志愿服務陣容強大,志愿者主要來自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理工職院等高校,經過多輪篩選、政治審查及專業培訓后正式上崗。賽事共設置20個志愿服務點位,構建起覆蓋競賽協助、觀眾服務、票務協助、安保輔助、醫療輔助、媒體協助等多領域的服務體系,同時配套建設兩座“志愿者之家”,為志愿者提供辦公學習、休息補給、物資儲備、休閑娛樂及情緒疏導等多功能服務空間,每座可容納近300人輪崗休整,實現服務保障全方位覆蓋。
“緊的時候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松的時候也得隨時待命。”來自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的志愿者林昱均分享道。作為競賽服務中器材管理崗位的一員,他和團隊的工作貫穿賽事全程:從統計運送比賽用球,到配合技術官員完成器材調配,再到賽事中段的場地濕潤作業,每一項都需要精細化操作。“每場比賽中間段的噴水工作最緊張,我們要緊跟場地主管的節奏,精準配合場地維護需求,必須保持百分百的專注度。”林昱均表示,選擇成為志愿者,源于對中山棒壘球文化的認同與傳承使命感,“中山是中國棒壘球之父梁扶初先生的故鄉,希望通過十五運會這個舞臺,讓這項小眾運動被更多人知曉。”
與林昱均一樣,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金融學專業大四學生劉嘉嫻也在志愿服務中收獲滿滿。作為運動隊服務崗位的乙組組長兼機動人員,她每天凌晨4:30便帶領組員在學校集合,6:45前完成冰桶、飲用水等物資擺放,等待參賽運動員抵達并引導至熱身場地。“我們是五大服務中最核心的崗位之一,既要保障運動員訓練比賽的后勤需求,也要應對突發情況,比如準備創口貼或協調醫療支援。”劉嘉嫻坦言,選擇競賽組志愿服務,是希望近距離感受賽事氛圍,“能代表中山向各地運動員展示城市風貌,見證他們的競技風采,這是非常珍貴的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團市委在賽事期間創新推出“拖手仔睇全運”青年交友聯誼活動,60名單身青年齊聚賽場觀賽互動,通過賽事知識問答等環節加深對全運會的了解,在濃厚的體育氛圍中拓展社交圈。這種“觀賽+交友”的模式,不僅讓全運會的影響力輻射到更廣泛的青年群體,也為賽事增添了別樣活力。
據悉,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中山賽區共招募1860名注冊志愿者,均來自中山市5所對接高校,其中十五運會志愿者1248名,殘特奧會志愿者875名,兩項賽事復用志愿者263名。在11月籃球、棒球、壘球三大競體項目賽事期間,共有1000名志愿者分批次提供專業化志愿服務。從凌晨的物資籌備到深夜的賽事收尾,從場地維護到觀眾引導,志愿者們以飽滿的熱情、專業的素養,成為賽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編輯 曾淑花?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