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如同一束強光,照亮了南粵大地推進鄉村振興、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前行道路。11月12日,記者走訪了三鄉鎮、板芙鎮,見證中山基層干部群眾緊緊圍繞黨建這一“紅色引擎”,將改革精神切實轉化為田間地頭的真抓實干與擔當作為。
秋意浸染的三鄉,四面青山如黛,滿目皆是清透景致。105 國道貫穿其間,串聯起山野靜謐與出行暢達。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三鄉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通過“黨組織+基地+農戶”模式廣納資源,培育和引進了多元農文旅業態。如今,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成功探索出一條以黨建強引領、以環境促發展、以產業帶共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我們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構建起‘黨委統籌、部門聯動、村社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三鄉鎮人大辦公室主任譚進守表示,通過黨建引領,引導村民以土地入股、房屋出租、就近就業等方式參與發展。像橋頭村、雍陌村和古鶴村等村落,農文旅項目帶動每條村集體增收200萬元到300萬元,真正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
在三鄉鎮雍陌村,一幅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治理新畫卷正徐徐展開。村里構建了“黨委-黨員中心戶-群眾”的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將黨建、治理、服務等功能深度融合,實現了“多網合一”的精細化治理,讓鄉村治理煥發出蓬勃生機。“我們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沉在第一線,無論是人居環境整治還是民生服務保障,都能快速響應群眾的需求。通過積分制管理等創新舉措,引導村民從‘要我干’變為‘我要干’,形成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三鄉鎮雍陌村黨委書記何加亮說道。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雍陌村黨委始終將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衡量標準,用一件件實事凝聚起發展合力。何加亮表示:“近年來,我們解決了村民關心的道路硬化、養老服務、停車難等問題20余件。黨組織的凝聚力變強了,群眾的獲得感更足了,大家投身‘百千萬工程’的熱情也愈發高漲。”
再看板芙鎮里溪村,這座廣東最早成功推行“聯產到勞”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村莊,正傳承著改革基因,努力破解發展難題。里溪村黨總支書記古翠煥表示,里溪村的改革歷史就是一部黨組織帶領群眾敢闖敢試的奮斗史,里溪改革精神正是奮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在基層扎根開花的關鍵動力,要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里溪村的‘聯產到勞’改革精神,核心就是敢為人先、實干為要。面對當前產業升級、人居環境整治、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等工作重心,我們要傳承好這份改革精神,黨組織帶頭闖新路,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引進特色項目、發展鄉村農文旅項目,讓老村煥發新活力。”古翠煥表示。
同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打造過硬隊伍的堅強保障。里溪村黨總支正以嚴的基調加強自身建設,鍛造“干事創業鐵軍”。古翠煥表示,“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狠抓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壓實責任、嚴抓作風,讓每一名基層黨員成為攻堅克難的先鋒。只有隊伍過硬,才能在‘百千萬工程’中挑起重擔,帶領村民走好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編輯? 張倩?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