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六盤水盤州市保基鄉43歲村民陳媛安頓好家里,就往盤州牛肉廚藝工實訓基地趕。這是她參加中式面點師培訓的第11天,已學會牛肉花卷、包子等五種面點,結業后準備開一家餐飲店。和她一起的有44名學員,都是“盤州牛肉廚藝工”勞務品牌的參與者,也是中山幫扶六盤水的受益者。

農家兒女學技?
收獲致富本領
盤州牛肉廚藝工實訓基地在盤州市兩河經濟開發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一樓。當日下午三點半,記者到基地時,當天培訓接近尾聲。明亮的大廳里,一位戴白色高頂帽的中式面點高級培訓師,正手把手教大家做牛肉花卷:“肉末涂勻,面團扯長點再卷……”培訓師說話溫和,動作熟練,學員們聽得認真,手里的面團慢慢變成了好看的花卷,空氣中飄著面粉和牛肉的香味。
43歲的陳媛是保基鄉人,之前靠養牛生活,可市場行情不穩定,就想創業。“刷抖音看到有免費的面點師培訓,我試著報了名,沒想到真選上了。”陳媛說,家人支持她,她安頓好家里就來培訓了。11天下來,她學會了花卷、饅頭、水餃、麻花、油條,“家里養牛,以后能用自家牛肉做餡料,慢慢形成產業鏈。”說起未來,她充滿信心。
石橋鎮樂民村的李敏二十出頭年紀,從事幼師工作。“想學門技術,多條出路。”李敏坦言,以前啥面食都不會做,現在包子、花卷甚至麻花都會了,特別有成就感。她打算以后去酒店、食品廠上班,或者和朋友合伙開個面點鋪。

協作建基地推動手藝變產業
盤州牛肉產自烏蒙山,靠著好生態,其口感名揚四方。今年,盤州的目標是存欄1萬頭、產值2.5億元,帶動幾千人就業。“盤州牛肉廚藝工”是貴州省級優秀勞務品牌,也是盤州特色美食文化的代表。
盤州牛肉廚藝工實訓基地能建成,得益于粵黔協作。作為中山小欖組團和盤州市合作的重點項目,基地用了20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還有貴州省市的配套資金,今年剛建好。基地占地6000平方米,共五層,現在用了兩層,有計算機考試室、電工培訓室、焊工培訓室,還有學員宿舍。據了解,第一次開班開了叉車工、牛肉食品制作、中式面點師三個培訓班。
盤州市人社局培訓中心主任袁麗說,這次中式面點師培訓班是東西部勞務協作的新嘗試,10月31日開的班,要辦近一個月,45名學員專門學做牛肉包子、花卷等。“學員考試過了能拿國家技能等級證書,不僅能提高個人能力,找工作也更有競爭力。”袁麗表示。

品牌成鏈條
點亮振興路
“盤州牛肉廚藝工”不只是省級優秀勞務品牌,更是東西部協作精準幫扶的成果。在中山和盤州的合作下,已經形成了“養-輸-銷”全鏈條,帶動5000多人就業創業。
一開始打造這個品牌時,兩地請專業團隊設計了統一標識,用在培訓教材、門店招牌和宣傳物料上,還拍了4集宣傳視頻,圍繞“熱、辣、滾、燙”講盤州牛肉的飲食文化和產業鏈。借著東西部協作的平臺,這個品牌還去了廣州消費展、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些活動展示。
為了讓品牌更專業,兩地培養了33名有證書的培訓師,今年9月還辦了首屆職業技能大賽,51個烹飪高手參賽,做了100多道特色菜。中山派駐盤州市工作組的負責人說:“從零散的手藝人到規范的技能人才隊伍,這個品牌讓盤州牛肉的價值真正變成了老百姓的收入。”
從烏蒙山深處的養牛場,到實訓課堂里的面點香,再到餐桌上的牛肉佳肴,“盤州牛肉廚藝工”勞務品牌的成長,正成為東西部協作久久為功的生動縮影。
編輯? 張倩?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