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市屬國有企業作為地方經濟的“主力軍”“壓艙石”,對地方經濟發展和保障國計民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謀劃“十五五”發展,中山日報、中山廣播電視臺共同策劃《國企新局?深度訪談》欄目,專訪市屬國企主要負責人,總結銳意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亮點,展望“十五五”期間的改革方向、重點和目標,敬請關注。
2022年12月,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山投控”)掛牌成立,作為中山市首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企業,啟航伊始便被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寄予厚望。如今,近三年時間過去,中山投控在國企改革中蹚出一條怎樣的轉型與發展之路?“十五五”期間,又將如何持續發力,為建設現代化中山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近日,中山投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方勁松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三年改革重組聚焦“產業投資 + 資本運營”主責主業,推動企業實現跨越式增長,未來,將繼續錨定“從產業運營向資本運營、從上市板塊優先向非上市板塊和上市板塊并重、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個轉型”方向,朝著“灣區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奮進,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扛起國企“主力軍”擔當。

改革重組帶來跨越式增長
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中山投控肩負重要使命。2022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啟動市屬國有企業“4+N”戰略性資源重組,將原中匯集團與中山金控合并組建中山投控,標志著中山國有資本布局優化進入新階段。方勁松說,重組前,集團業務重點放在上市板塊,非上市板塊體量較小、活力較弱,近三年來,集團聚焦“產業投資+資本運營”主責主業深耕和突圍,最核心的轉變是從“管企業、重運營”的傳統模式,徹底轉向“管資本、強賦能”的平臺定位。
轉型帶來跨越式增長:截至2025年9月底,投控集團總資產約506億元,較重組前增長超90%。今年1—9月,營業收入超27億元,利潤總額超12億元,這兩項關鍵經營指標較重組前均實現同比增長接近翻一番,主體信用等級獲評AAA級,成為市屬國企中唯一獲此評級的企業。
方勁松介紹,集團內板塊均衡發展轉型成效尤為顯著。如今非上市板塊實現“三級跳”,總資產較重組前增長約3.5倍,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約1.5倍和2倍,徹底扭轉了“一枝獨秀”的格局,“上市與非上市板塊并重”的目標開始落地生根。
在資本賦能方面,中山投控構建起“1+4+N”高質量發展母基金體系,認繳總規模近160億元,累計投資超185個項目,其中超50%返投中山本土,投資金額超70億元;重組以來累計招商引資金額超107億元,18個重點項目預計達產年產值162億元,形成強大產業增量。
改革不僅激活了資本效能,更筑牢了國企的責任擔當。三年來,中山投控在民生保障和城市服務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收購紫馬嶺養老院,與市人民醫院合作打造“醫療+康養”新模式,2026年將進一步升級運營;污泥源頭減量項目覆蓋11個鎮街,日均處理量達685噸創歷史新高,建筑垃圾年處理能力達40萬噸;運營的孫文西路步行街煥新后國慶8天客流超70萬人次,尚園公共文化中心雙節接待超8萬人次,環五桂山鄉村旅游公路、崖口鄉村酒店等“百千萬工程”項目有序推進,雍陌村“鄭家宴”餐廳等成為鄉村振興網紅打卡點。

資本運營精準培育新質生產力
“資本運營的核心使命,是讓國有資本精準流向新質生產力領域,為中山產業升級注入動能。”方勁松表示,中山投控聚焦生物醫藥、低空經濟、半導體、新能源等關鍵賽道,以“基金投資+項目培育+招商落地”的閉環模式,實現“以投促引、以投促產”。
2025年10月10日上午,奧美森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奧美森)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正式掛牌,成為中山市首家登陸北交所的本土企業,這也是中山投控在股權投資領域推動實現的首個成功上市項目,凸顯國有資本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實效。
方勁松列舉了一長串企業的名字:澤輝生物、基本半導體等7家企業遞表港交所IPO,形成“投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梯隊;投資泓慧能源,實現“當年投資、當年投產、當年上規”,其飛輪儲能技術國內領先;支持新聲半導體突破高端濾波器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為手機行業國產替代補上關鍵一環;助力御風未來在中山建設研發生產基地,2噸級載人eVTOL機型成功首飛,搶占低空出行產業制高點;推動丹諾醫藥全球首創新藥落地并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填補相關治療領域空白;投資航天馭星衛星通信終端研發制造基地投產運營,助力中山搶占商業航天產業賽道,國有資本的影響力持續提升。
隨著投資的優質企業不斷增加,中山投控從產業運營向資本運營、從上市板塊優先向非上市板塊和上市板塊并重、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個轉型”之路越走越寬,產業培育能力持續提升,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扛起國企“主力軍”擔當。

朝著 “灣區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 奮進
展望“十五五”,中山投控認準了更高的發展目標,方勁松說,將持續聚焦“產業投資 + 資本運營”主責主業,深化“三個轉型”,朝著“灣區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的目標奮勇前進。
在產業投資方面,中山投控將進一步擴大母基金規模,完善“遠道”基金品牌體系,聚焦更多前沿賽道,加大對初創期、成長期優質企業的投資力度,力爭培育更多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同時深化產業投資聯動,吸引更多合作企業在中山落地發展,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產業集聚效應,助力中山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資本運營方面,中山投控將優化“投資-培育-退出”全鏈條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完善戰略管理、全過程投資管理、全面風險管理等六大體系。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資本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本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優化配置,力爭用三至五年時間實現千億資產、百億營收、雙十億利潤“千百十”的發展目標。
在服務大局方面,中山投控將主動對接中山“東承西接、南聯北融”戰略,深化與大灣區國企的協同合作,在產業融合、城市建設、民生服務等領域打造更多標桿項目。同時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讓國有資本在服務中山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方勁松充滿信心地表示:“作為扎根中山、融入灣區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我們將始終與城市戰略同頻共振、與時代發展同向疾行,讓國有資本在服務城市發展、保障民生福祉中實現更大增值,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更持久、更強勁的國資動能”。
策劃:吳森林 黃啟艷
編輯? 張倩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