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21年2月,隨著新一輪東西部結對幫扶關系的調整,廣東與貴州正式牽手協作,遠隔千山萬水的中山市與六盤水市由此結下深厚緣分。在上一批粵黔協作干部圓滿完成三年幫扶任務后,去年1月底,中山市委、市政府再度選派14名干部奔赴六盤水市水城區、六枝特區和盤州市,開啟新一輪東西部協作新征程。
近五個年頭的時間里,中山市“大后方”與派駐六盤水工作組始終提高站位、精準發力,立足“中山所能”,聚焦“六盤水所需”,通過高頻互動深化聯動、產業引領強基賦能、共商共建改善民生、創新探索拓展空間,攜手打造粵黔東西部協作的示范標桿。
近日,本報記者再赴六盤水市,深入烏蒙山區實地走訪,記錄這段綿延五載的山水情誼,見證東西部協作帶來的深刻變遷。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冬日烏蒙山腹地,陽光穿透薄霧灑在六盤水市第八中學校園,金黃的銀杏葉在光影里格外明亮。11月7日,一場慈善陽光班開班儀式在此溫暖啟幕,中山市商協會代表跨越千里,為36名困境學子送上資金支持與心靈慰藉。這是粵黔協作教育幫扶的生動注腳,既緩解了學子求學的經濟壓力,更以“山水連心”的溫情續寫兩地協作情誼。?

陽光灑滿校園
希望點燃夢想?
開班典禮在學校禮堂舉行。中山市貴州商會、山東商會等11家商會的企業家代表,及中山派駐六盤水工作組代表入場時,現場響起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儀式由校長林國勝主持,他是中山與六盤水協同選派至該校的校長。?
企業代表的發言樸實而真摯:“我們不只帶來資金,更想傳遞一份信心。粵黔協作讓我們心手相牽,希望烏蒙山區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山的溫暖,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
高一學生陸娜作為受助代表走上講臺發言。她家住北盤江大橋附近的山區,爺爺奶奶年邁多病,父親帶傷外出打工,母親靠售賣小物件補貼家用。她聲音微顫卻堅定:“得知被陽光班錄取時,我既激動又感激,這大大減輕了家里的負擔。今天企業家們的分享,更給了我前行的信心和勇氣,我會朝著目標堅定努力。”?
開班儀式舉行了授旗環節,一面印有“慈善陽光班”的鮮紅旗幟由中山商協會代表遞到該校高一年級部主任手中,象征著愛與責任的接力正式開啟。

山路見真情
陽光暖烏蒙?
開班前一日,中山商協會的企業家們分成9個小組,驅車深入水城區各鄉鎮,實地走訪受助學生家庭。山路崎嶇陡峭,車輛在蜿蜒的坡道上緩慢前行,窗外是連綿的群山與散落的村舍,每一段路程都承載著沉甸甸的牽掛。?
中山貴州商會會長黎昌鑫帶領的小組走訪了5戶家庭。他感慨道:“走在這些山路上,我們才真正體會到孩子們上學的艱辛。他們住在半山腰,經濟來源有限,出門就是坡坎,每一步都充滿不易。”其中一戶的房屋由石頭堆砌而成,已有40年歷史,石灰覆頂的瓦房內空蕩蕩的,沒有像樣的家具,僅幾張舊床靜靜擺放,冬日寒風透過縫隙鉆入,讓人倍感寒涼;另一戶雖新修了房屋,但室內陳設依舊簡陋。這些家庭的共性是孩子多、勞動力少,父母或外出打工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全靠微薄收入維系。“看到這些場景,我們更堅定了資助的決心。不能讓孩子們因家庭困難而憂心學業,我們要帶去心靈的溫暖,讓他們知道社會始終在關心著他們。”黎昌鑫說。?
參與走訪的多是中山企業的創始人或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坦言:實地走訪不僅摸清了受助學生的真實需求,更深刻感受到粵黔協作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粵黔協作育英才
陽光照亮前行路
六盤水市第八中學地處水城區。水城區是2021年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也是中山對口幫扶六盤水的核心區域。近年來,中山企業在粵黔協作框架下持續發力,資助該校開辦多期“中山班”“陽光班”,成為教育幫扶的亮點項目。
林國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組團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陽光班已有一屆學生順利畢業,目前學校高一至高三各設一個陽光班,每班近40人,全部由中山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每年為每位學生發放4000元現金補助。除經濟幫扶外,我們還通過定期回訪、主題活動等形式,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樹立信心。”?
采訪結束時,烏蒙山的輪廓仍在薄霧中若隱若現,但六盤水八中校園里的“陽光”卻愈發明亮。這份跨越千里的愛,如同冬日里的暖陽,照亮了學子們的求學路,也為粵黔協作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山水可以阻隔距離,卻擋不住心與心的相連,更擋不住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希望。
編輯? 張倩?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