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長春到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開展調研指導,圍繞深化人大制度理論研究、推進地方立法實踐創新、建設學習型研究型人大機關等議題,與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座談交流,為中心后續工作精準錨定目標、明確具體要求。
作為服務地方立法的智庫力量,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自去年12月掛牌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緊貼市委中心工作,緊密銜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部署要求,在人大制度理論研究與地方立法實踐探索中主動擔當、精準發力,取得初步成效。其中,該中心撰寫的《對中山“工改”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觀察與思考》,將低效工業園改造等務實工作與人大主責主業、法理研究有機融合,是立法研究中心服務市委重點工作的一個成果。
座談中,李長春對中心成立以來的工作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對于接下來的工作,他要求,一要深化理論研究,錨定中心工作筑牢根基。要始終緊扣市委重大部署和社會熱點議題,從法律視角、制度維度、民主內涵等多個層面進行系統性研究,使人大立法工作更好地貼近實際,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彰顯立法研究工作的實踐價值。
二要強化宣傳引導,講好民主故事增強認同。要創新傳播方式,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直觀展現人大在推動政策落地中的重要作用。抓好代表聯絡站與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共建共融工作,搭建好代表履職平臺,充分展現人大代表風采,全鏈條匯聚民意、凝聚民智、惠及民生,增強群眾對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設的認同感。
三是優化研究方法,打造精品成果提升效能。要拓寬視野,廣泛搜集素材,系統梳理內容后精準提煉核心觀點。以“工改”等實踐為藍本,聚焦民主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節點,用具體案例展現制度創新實踐,打造一批有分量、有影響力的精品研究成果。
李長春強調,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要切實扛起理論研究與服務實踐的雙重責任,著力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反映制度優勢、體現實踐成效的生動載體,持續講好中山民主故事、法治故事,為推進人大制度實踐創新、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貢獻更大智庫力量。
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余振孝參加調研。
編輯? 張倩?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