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孫文西路文化旅游街區人潮涌動,百年騎樓在暖黃燈光下勾勒出復古輪廓,悠揚的旋律與人群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中山首個街區潮流音樂IP“香山七點半”在此正式開演,為市民與游客送上一場沉浸式音樂狂歡,當天吸引近6.8萬人次游客入場。
據悉,這是中山為助力香山古城孫文西路文旅旅游街區活化和業態提升,激活文旅消費動能,所作出的創新探索。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工作人員曾沐文介紹,“香山七點半”是由市文廣旅局、團市委、市文聯、石岐街道和投控集團香山古城共同打造的音樂IP,11月至12月逢周五、周六晚7點半至9點持續與市民、游客見面。

四大舞臺音樂輪番上演
中外游客打卡點贊
記者現場看到,大廟下廣場的民謠歌手指尖撥動吉他弦,《如愿》的熟悉旋律剛響起,便吸引不少路人駐足。作為當晚的表演者之一,來自華辰實驗中學的初一學生曾希函站在舞臺,接連帶來《如愿》《海闊天空》《有形的翅膀》三首曲目。她在演出后分享,選擇《如愿》是因為歌曲蘊含新中國成立的厚重意義,《海闊天空》則是廣東人熟知的經典,能引發共鳴,而《有形的翅膀》想傳遞“每個人都有堅強力量,可乘風破浪”的信念,“希望能用音樂讓大家在步行街感受到輕松和愉悅,也想為宣傳中山出份力。”曾希函說。
除了大廟下廣場的精彩表演外,孫奇珍茶樓右側的舞臺上、香山劇場入口處和南成行右側二樓平臺均有精彩音樂表演,這四大舞臺串聯起整條步行街,讓每一步游覽都藏著“轉角遇音樂”的驚喜。
這場音樂盛宴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協同打造。曾沐文介紹,“香山七點半”旨在以音樂為引擎,豐富市民游客的休閑文化體驗。“我們希望讓音樂成為孫文西路步行街的‘文化靈魂’,通過聲樂、流行樂、器樂演奏等多元形式,讓街區充滿律動活力。”即日起至2026年元旦前,“香山七點半”將持續開演,且每周會更換主題與演出陣容,既有傳統韻味的曲調,也有東南亞風情節奏,保證觀眾每次打卡都有新鮮感。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互動環節,讓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深度融入音樂派對。
除了本地市民,現場還出現了一些外國游客的身影,他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打卡。來自俄羅斯的Kira說,街區的建筑很漂亮音樂氛圍很好很熱鬧。來自梅州的“新中山人”古先生也是其中一員,他坦言,今年國慶后就發現步行街變化很大,裝修后氛圍更濃,中山公園門口成了拍照打卡點,“現在加上音樂活動,人流量多了,煙火氣也回來了,氛圍特別接地氣,沒有過多刻意設計,很舒服。”古先生還期待活動能一直辦下去,未來能增加小品、舞蹈、非遺展演甚至無人機表演,“要是能像紫馬嶺公園那樣加些燈光投影,夜晚會更漂亮。”

商戶營收翻倍
業態規劃升級
活動帶來的熱度,不僅體現在滿場的觀眾中,更反映在商戶的紅火生意里。在南成行門口,買榴蓮飛餅、印度拉茶、馬來桔仔冰的游客排起長隊。老板趙崇斌是馬來西亞人,已在中山生活17年,他笑著說:“今天營業額直接破萬,是以前的兩倍!這還是我第一次在非節假日的周末看到這么多人流,特別開心。”
對于活動的長遠規劃,中山市香山古城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碧彤表示,11月至12月的周末,“香山七點半”將持續推出形式多樣的文藝表演,同時鼓勵街區合作聯盟商戶同步引入路演、快閃活動,進一步豐富氛圍。“目前先以音樂活動‘燃場’,后續會根據游客反饋動態調整,原計劃的非遺展演、T臺秀等活動也會逐步推出。”她提到,未來還將通過引入老字號、非遺工坊、主題民宿、特色餐飲、時尚潮玩等業態,持續提升街區品質,吸引更多年輕人消費,讓孫文西路步行街成為兼具文化底蘊與潮流活力的文旅打卡地。
數據顯示,周六當天,有近6.8萬人次走進孫文西路旅游休閑街區。街區自今年9月底重新對外開放后,每周末都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打卡。“‘香山七點半’是中山各個部門合力延續這份熱度、豐富街區活力的持續舉措。相信隨著IP的持續運營與街區的不斷優化,街區必將越來越好。”鐘碧彤說。
編輯 袁鳳云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