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最新公布了《關于廣東省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復核通過企業名單的公示》。中山火炬高新區的英得爾實業(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易路美道路養護科技有限公司、中山百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富日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市科彼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中山市博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6家企業上榜,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此次進入‘小巨人”公示名單,是對公司長期堅持創新發展的肯定,也堅定了我們走創新發展之路的信心。”10月29日,中山市易路美道路養護科技有限公司大區經理王寧說道。
此外,還有4家企業順利通過“小巨人”復核,實現百分百復核通過。在當前全國“小巨人”認定數量連續收窄的背景下,火炬高新區今年新增認定數量較去年翻一番,勢頭強勁。
堅持“長期主義”
細分賽道有風景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更多承擔國家科技攻關任務,鼓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歷經30多年的發展,已集聚了一批依靠“硬核科技”發展的知名企業。
在火炬高新區國家健康產業基地園區內,英得爾實業(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得爾”)新廠房透出國際化氣息。英得爾于2005年在健康基地成立,現已擁有專利超400項,是中國《車載冰箱》行業國家標準的主導起草單位,已發展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車載冰箱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公司董事長史杰君看來,“沒有長期的研發投入,就沒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沒有搶‘鮮’新市場的能力”。自2005年扎根火炬高新區以來,英得爾聚焦車載冰箱這一細分領域,每年營收近5%投入研發,通過20年累計研發投入形成的技術壁壘,成為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護城河”。此次,進入“小巨人”公示名單,既是對英得爾持續創新的肯定,也是對英得爾未來發展的極大激勵。
與英得爾同處健康基地的中山百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富日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也進入公示名單。百靈生物于2004年在健康基地成立,致力于原料藥、高純度動植物提取物、化妝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劑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經過20年的努力,百靈生物打造了七款重量級高端膽酸原料藥,兩大拳頭產品熊去氧膽酸(UDCA)、鵝去氧膽酸(CDCA),擁有專利逾50項。目前,百靈生物擁有全國領先的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膽酸原料生產基地。
中山市富日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專業從事綠色印刷原輔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科技創新型企業,產品熱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已獲授權發明專利49件、實用新型專利15件、外觀設計專利4件,知識產權與核心技術已超過百項,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特點,成為產業鏈中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它們規模雖不龐大,卻手握獨門技術,精準破解行業痛點,解決“卡脖子”難題,在相關專業領域上補短板填空白,發揮引領行業發展作用。上述英得爾、百靈生物、富日材料三家企業均為扎根火炬高新區二十年以上的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堅持科技創新的“長期主義”,在各自的細分賽道走出新天地。
做“小巨人”
成長的“貼心人”
此次進入公示的易路美、科彼特、博頓光電是近年來在智能制造和光電技術領域闖出的“黑馬”。
“為滿足深中通道特大橋和海底隧道的特殊結構物特點及大交通流量的運營需求,確保養護施工作業安全、高效、有序進行,公司研發了先進養護機械設備,以適應深中通道特大橋和海底隧道的特殊養護需求?!币茁访拦敬髤^經理王寧舉例說。
易路美深耕全工況防撞緩沖車領域10年,以創新鍛造核心競爭力,擁有專利技術150余項,自主研發產品涵蓋安全防撞緩沖車、車載防撞緩沖墊、自動化綠化修剪機、熱再生養護車等各系列專業裝備,核心產品安全防撞緩沖車連續五年居于行業領先地位。
科彼特公司專注于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裝備領域,逐步成長為電感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首創了全自動互感器繞線設備,擁有全自動共模電感生產線、全自動儲線環繞線、全自動勾針式繞線等關鍵技術,奠定了其在環形自動化繞線領域領導者地位。
博頓光電聚焦于高性能離子源及離子束整機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深耕全自主可控離子束超精密工藝設備及工藝應用細分領域,成為“離子束超精密工藝裝備與工藝解決方案領軍企業”。博頓光電CEO冀鳴介紹,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實現關鍵技術產品的持續迭代升級,優化工藝和制造流程,提升產品交付能力,拓展行業應用領域,構筑起堅實的核心競爭力。
上述3家企業均來自火炬工業集團園區。近年來,火炬工業集團錨定高端裝備制造與光電光學領域,以“一年一突破、一步一臺階”的實干姿態,將所服務和管理的園區精心培育為“小巨人”企業成長的創新沃土。
截至目前,園區已累計培育出13家深耕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這些企業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在高端裝備制造、光電光學等方向形成技術突破,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中山火炬工業集團園區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健波表示,火炬工業集團充分發揮“小巨人”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園區大中小企業在技術攻關、供應鏈協同、資源共享中融通發展,加速形成“龍頭帶動+中小配套”的產業集群效應,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
火炬工業集團圍繞“高”“新”定位,以構建全方位企業服務體系,構建多層次梯度培育體系,構建產業載體矩陣的三個“構建”著力推動園區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比如,針對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工作專班,為不同梯度的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培育輔導,從政策解讀到申報指導,再到申報前評估、資料完善,一路為企業問診把脈,打通申報的難點和堵點,提升申報材料質量,進而提高申報通過率。
據統計,待公示期結束后,火炬高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將達18家,占全市29.51%。此外,火炬高新區共有重點“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5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19家,構建了層次分明、銜接緊密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出品】火炬片區新聞聯絡處(火炬高新區、民眾、三角)
編輯? 張英?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