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由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攜手啟航·守護同行”主題工傷保險宣傳月活動在東區利和廣場舉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總工會等工傷預防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代表,以及新業態從業人員,重點企業代表等共100余人參加。
記者了解到,自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中山工傷發生率下降17.6%,職業病下降36.5%。“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讓工傷預防知識走進園區、社區、校園;另一方面加強監管協作,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風險排查,推動工傷保險從‘事后補償’向‘事前預防’轉變。”中山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副局長陳五洲表示。
本次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向企業與職工傳遞“預防優先”的理念。現場首次放映了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工傷預防微電影,涵蓋機械操作規范、高空作業防護及新業態交通安全等關鍵場景,警示意義深刻。活動還以輕松接地氣的快板形式表演“工傷預防口訣”,生動普及工傷預防知識,推動工傷預防理念深入人心。
主舞臺一側,現場特別設置了政策咨詢區與互動體驗區,有關部門通過趣味知識問答、政策解答以及工傷預防沉浸式體驗等方式,與市民積極互動。活動開場前和結束后,這里一度成為全場最熱鬧的區域之一,不少市民聚在攤位前了解政策、獲取知識。位于利和廣場戶外廣場上科技感十足的工傷預防移動體驗車也吸引不少新業態從業人員熱情參與,大家面對面學習應急救護知識、了解個人防護技巧。
吳永明擠在一眾學習心肺復蘇術的人群中認真觀摩培訓工作人員的手法。他是洪師傅汽車代駕有限公司的一名代駕,已從事該工作3年。此前他有同事在工作中不慎受傷,因購買有工傷保險,醫療費用幾乎全額報銷,“他出院不到3天就報銷到賬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案例讓吳永明深切感受到了工傷保險這把“保護傘”的重要性。他感慨道,“以前總覺得事故離自己很遠,但同事的經歷讓我意識到風險無處不在。公司為我們購買工傷保險,不僅是對我們生命安全負責,也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讓我們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
當天50歲的梁女士到利和廣場購物,看到活動開展時,她不由自主地駐足觀摩。梁女士透露,自己此前在企業上班時,走樓梯不慎摔倒,就醫問診后迅速報了工傷,不僅醫療費全部報銷、獲得了帶薪休假,還得到了一筆營養費補貼,為她減輕了一些經濟負擔,“所以買工傷保險就是買一份保障、一份安心。”
當天上午11時左右,車身印有“預防工傷 從我做起 依法參保 人人受益”醒目標語的3輛工傷預防主題公交正式發車。除了車身印有標語外,3輛公交車車內座椅靠背也印有工傷預防小知識。這3輛公交車分別為024路、038路、B19路,三條線路覆蓋我市城軌站、商圈、工業園區等核心人流密集區域,將構建起為期一個月的“流動工傷預防課堂”。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宣傳月突破傳統單向宣講模式,融合“互動問答+現場服務+文藝展演+流動宣傳”等多種形式,既讓群眾在趣味參與中掌握政策、提升預防技能,又能精準解決參保、維權中的實際痛點。同時,本次活動還特別加強對新業態群體的專屬服務,助力工傷保險覆蓋更廣泛群體,切實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增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筑牢民生安全防線。
編輯? 張英?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