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日的暖陽與蚊蟲的肆虐交織成防疫的戰場,中山這座以“博愛之城”聞名的城市,再次見證了一場青春力量的集結。在中山“全力沖刺、動態清零”的號角下,自10月15日起,萬名青年志愿者和百支青年突擊隊挺身而出,以青春之名,筑起一道防疫長城。

青年突擊隊員
火速集結出征
10月15日晚,中山召開疫情防控調度會、部署全力實現動態清零必達目標,團中山市委立刻響應,在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火速組建超170人的“中山市蚊媒消殺戰疫青年突擊隊”(下稱“市級青年突擊隊”)。隊伍依托中山市應急志愿服務總隊專業力量組建,部分隊員曾多次參與疫情防控、應急搶險等任務,具備扎實的實戰經驗和組織基礎。
10月18日,團中山市委嚴格對標工作處置指引,專項采購專業消殺設備30臺,并邀請中山市除害消毒管理站專家開展系統化培訓,為隊員提供器械操作、藥劑配比、個人防護、實操演練等全方位課程。
培訓結束后,根據前期摸排的社區需求,市級青年突擊隊立即分組,攜帶超低容噴霧機、脈沖式煙霧機等專業消殺設備,奔赴良都、環城、城南、北溪等社區開展消殺工作。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隊員們背負數十斤的裝備,對經聯社、居民小區、街道、垃圾存放點等蚊媒孳生重點區域進行“地毯式”噴灑消殺。
市級青年突擊隊的成立,進一步帶動全市青年組織參與蚊媒防控。沙溪鎮在3小時內集結92名青年干部與教師組建消殺青年突擊隊;民眾街道通過“理論+實操+考核”模式系統提升青年突擊隊實戰能力;東區、小欖、坦洲等地也分別組建百人規模的青年突擊隊并開展多輪作業。
10月至今,全市各級共青團組織新組建102支青年突擊隊共3807名隊員參與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共計投入47980人次開展蚊媒消殺服務832場,出動病媒防治專業器械26375臺次。

萬名青年志愿者
構筑起牢固防線
青年突擊隊打頭陣,青年志愿者聚合力。中山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引領,發動萬名青年志愿者以多元身份、多維視角投身戰斗,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青春防線。
在中山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的發動下,青年企業家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整合能力,為防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他們積極聯系相關企業,籌集防疫資金、物資超20萬元,確保前線志愿者有足夠的防護裝備和消殺用品。同時,他們還利用自身影響力,在社交媒體上發起防控宣傳,號召更多人參與到防控行動中來。
在南頭鎮,一位青年企業家得知防控物資緊缺后,立即聯系多家企業,籌集了一批蚊香、消毒液等物資,并親自送到防控一線。他表示:“作為青年企業家,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和家鄉共擔風雨。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幫助。”此外,青年企業家們還積極發揮企業青年志愿者隊伍作用,主動參與屬地村(社區)疫情防控網格,踴躍投身戰疫工作。他們還從企業自身做起,全面排查廠區、辦公區、員工宿舍、倉庫等重點區域,清理積水容器、疏通排水管道、定期消殺蚊蟲,將防蚊滅蚊納入企業日常管理,以實際行動為員工健康保駕護航。
在學生群體中,一場“大手拉小手”的溫暖行動正在悄然展開。少先隊員們用童言童語,將復雜的防控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在校園里、社區中、家庭間,傳遞著愛與希望。他們是一群小小的“防控宣傳員”,用稚嫩的聲音和純真的笑容,為這場疫情防控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
截至目前,團中山市委組織開展“滅蚊防蚊”“愛國衛生運動”等主題團隊日活動227場次,參與共青團員、少先隊員42904人次,并制作“預防基孔肯雅熱,紅領巾在行動”宣傳作品,從少先隊員角度出發,提醒同學們及家里人定期清理家里的積水容器,養成“每日小清掃、每周大清理”的習慣。
中山干部群眾投身疫情防控的火熱局面和團中山市委的倡議號召也感染著一批興鄉創業青年群體,他們是留學歸來的青年創客、鄉村文旅的小店老板、農業領域的青年標桿、扎根鄉村的非遺傳承人,此刻他們都轉化為守衛家園、滅蚊消害的青年先鋒。他們深入鄉村,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難,為村民提供有針對性的防控服務。
在阜沙鎮稻夢農場,一群興鄉青年圍繞“生態防蚊、科學滅蚊”,清理農田溝渠、露營區積水,投放食蚊魚管控水體幼蟲,在帳篷區、休息亭加裝紗網,實現源頭治理與精準防護雙管齊下。在三角鎮漁業協會,11名漁業創業和從業青年走進高平村,運用所學所想,協助本地村莊清理衛生死角,積極向村民宣傳防蚊滅蚊知識,以實際行動支持防控工作。
從青年企業家的資源整合,到學生群體的“大手拉小手”行動,再到興鄉青年的基層扎根,他們用青春力量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青年志愿者們
在奉獻中成長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共青團組織共組織參與愛國衛生運動2555場次,參與青年志愿者178230人次,入戶宣傳排查646892戶,清理衛生黑點及積水等蚊蟲孳生地156634處,派發宣傳單張322244份。青年志愿者們的身影出現在街頭小巷、社區村莊、鄉村田埂等地,無論是烈日下的堅守,還是風雨中的前行,他們始終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與挑戰。
基孔肯雅熱防控工作寥寥幾字,落到實處,便是紛繁復雜的各項挑戰:如何短時間內組織大量人員?如何最大限度調動社會資源?如何科學規劃工作路線?一連串的問題向青年志愿者們涌來,但他們從未想過退縮和放棄,而是以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不斷磨礪自身。
五桂山街道青年團干部小符,最初接到任務,就面臨著沒人、沒錢、沒設備的“三沒”難題。他第一時間理清思路,抓重點、破難點,形成一套可行的工作方案。在組織人員方面,他積極發動轄區內企業、高校人員力量,并充分利用線上平臺,吸引了許多熱心人士的關注和報名。在調動社會資源方面,小符主動與當地企業溝通,詳細介紹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和社會意義,爭取企業的支持和幫助。在科學規劃工作路線方面,小符聯動專業部門,深入分析疫情形勢和防控需求,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路線圖。
最艱巨的挑戰到來時,也是成長最快的時刻。在這場奮戰中,青年志愿者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和挑戰,如何與他人合作共事,如何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問題。火炬工業集團00后突擊隊隊員阿方坦言:“第一次背著設備從32層頂樓一直走到一樓時,的確非常吃力,一輪消殺下來足足能瘦兩斤,但聽到居民說‘謝謝你們,辛苦了’的時候,就覺得一切都值得”。石岐街道大學生聯誼會青年志愿者小桃利用空余時間,跟隨組織者掃樓入戶、逐戶敲門,每敲開一戶家門,她都會用親切的語氣講解:“您好,我是石岐大聯的志愿者,您家里花盆托盤、衛生間地漏要多留意,及時倒積水能有效防蚊哦!”碰到老年居民,她會放慢語速、反復叮囑;若居民提出“陽臺雜物不好清理”等問題,她還會當場給出實用建議,認識的人紛紛夸贊她從內斂害羞的“社恐”真正成長為了能獨當一面的“溝通達人”?。
這,就是中山青年志愿者的力量——微小,卻匯聚成抗擊疫情的磅礴洪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山萬名青年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擔當,展現了青春風采。未來,中山青年將繼續在志愿服務的大舞臺上綻放更加絢麗的青春光彩,擦亮“博愛之城”的城市名片,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編輯? 張英?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