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劉萬杰? 視頻編輯:陳晨
5月24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深圳文博會”)現場持續火爆。
在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館的中山展團,既有將傳統文化做出新意的潮流好物,又有依托農文旅融合發展而衍生出的新消費場景;既有新創公司在文創領域的大膽摸索,也有頭部企業對整個市場的梳理和細分。來自中山展團的多元展品,吸引了全國各地觀眾前往“打卡”。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山重點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良好趨勢,特別是在包裝印刷、陳列展示產業、游戲游藝、燈飾文化、攝影器材等文化制造領域形成產業集聚。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引導各類市場主體踴躍參與文化產業建設,不斷發現新的消費領域,打造新的消費場景,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彰顯和壯大主流文化、主流價值的重要載體。

對標先進
推動文創產業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在深圳文博會現場,由中山市德必勝玩具有限公司新研制的“異獸”系列備受觀眾青睞。該公司華西區經理韋占瑞告訴記者,在德必勝的產品體系中,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中國神話故事人物等主題娃娃的市場反響都很熱烈。“我們主打原創設計,產品以國風為主,在國內及東南亞市場占有率較高。”今年來,德必勝緊跟市場需求,推出了十二星座、異獸錄等較小尺寸的潮玩盲盒,市場反響也不錯。

韋占瑞認為,除了設計原創,德必勝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有一定優勢。“我們長期扎根中山,在這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和產業環境,成本方面自然也有控制的空間。”以同款盲盒玩具為例,市場價129元的產品,德必勝可以做到99元。
充分利用產業完備的優勢,確是中山文創產業的發展新趨勢。參與此次深圳文博會的產品中,還有一款名為“提燈走天涯”的手提臺燈頗引人注目。其造型簡潔大方,文化質感強。這款產品曾被大眾票選為“2023中山十大旅游手信”之一,其設計背景正是中山傳統優勢產業——古鎮燈飾。據設計者介紹,該作品彰顯出燈都人憑借燈飾產業闖天下的豪邁壯志,也寓意著勇敢、拼搏,用一盞燈光,照亮勇闖天涯的前進道路。
過去,受各種因素影響,中山文創產業體量較小、發展較緩,存在特色不突出、缺乏出圈作品、未形成經濟拉動效應等問題。但中山人文稟賦優異,有肥沃的創作“土壤”,且毗鄰“設計之都”深圳,有關人士認為,只要有效協調文化產業與城市的關系,積極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先發城市進行高位對接,不斷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轉化為先進生產力,“中山文創”將大有可為。

在農文旅融合中
打造新生態、新場景
太力集團是一家不斷開拓新領域的“老企業”。2003年,太力集團創立于中山市,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太力收納、太力保鮮、太力戶外、太力防護四大產品矩陣,目前在全球已擁有500多項專利技術。
近年來,太力的產品從傳統家居領域逐漸輻射到軍工、戶外等領域。在深圳文博會現場,太力集團戶外業務經理譚志祥向四海觀眾演示著一款戶外帳篷的自動充氣和收納過程,不少人被現場“種草”。譚志祥告訴記者,隨著鄉村振興和農文旅融合發展腳步的加快,人們對戶外休閑的要求逐漸多元化。2022年,各種充氣類戶外產品在太力應運而生。
“我們的戶外產品依然利用了太力的核心技術優勢,例如密封充氣技術、防刮技術等,像這款帳篷就沿用了我們軍工產品的材料,一般的樹枝、刀石等無法對它造成損傷。”據譚志祥介紹,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太力已與國內多個戶外營地達成合作,包括位于中山南朗的“幻園”營地,讓越來越多的人以低成本實現親近自然的愿望。
中山正在緊鑼密鼓實施“百千萬工程”,“香山古韻”“岐水流芳”兩條鄉村振興示范帶聚星成鏈,串起了中山豐富的鄉村文化資源。兩大示范帶遍布21個涉農鎮街,涉及130多個村落,蘊藏著中山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巨大潛能。如何做好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鄉村空間再造與價值重塑相結合等工作,用新技術、新產品打造新生態、新場景,是中山正在面臨并探索解決的問題。

以科技賦能
文旅創新和市場細分
今年,廣東金馬游樂股份有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在此次深圳文博會上,金馬游樂發布的軌道游覽車等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空白。
顧名思義,軌道游覽車即在傳統的吊行纜車之外,新研制出的一款地面軌道車。“這款產品兼顧了全年齡段人群的需求,特別是對兒童和老年人極其友好。”廣東金馬游樂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園告訴記者,過去幾年金馬游樂一直注重“內功”修煉。隨著全國各地大型游樂園區主流設施的漸趨完備,如何緊跟文旅復蘇浪潮,通過技術賦能加強市場細分,是游戲游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金馬游樂以科技賦能文旅創新,在產品打造、基地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是中山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文化產業升級的代表。今年3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及通過復核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廣東金馬游樂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據悉,該基地建成后有望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游樂設施產業基地,將在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作出示范,并輻射帶動廣大文化市場主體擴量提質增效。
文化裝備制造業作為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連接點,更是產業深度轉型的突破口。中山市堅持推動游樂游藝行業等傳統優勢文化產業提質增效,以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而這,正是中山文化產業乘勢騰飛的關鍵一招。
編輯 曾淑花?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岳才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