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場場植樹造綠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5月22日,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緊扣綠美生態建設,堅持科學規劃、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廣泛開展“千企萬民齊種樹”“萬棵榕樹進鄉村”“萬棵桑樹進田園”“十萬果樹進農家”等行動,全力打造綠意盎然的城市新景象,有力助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截至目前,累計發動黨員干部、廣大群眾鄉親參與各類植綠護綠活動超50萬人次,種植綠化喬木超27萬棵。

鎮街、部門、企業
均是植綠增綠“生力軍”
5月中旬,中山興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中集團”)黨委發動下屬黨組織積極響應“我在中山有棵樹”植樹造綠公益活動的號召,在港口鎮中南村主動認種紫花風鈴木45株,“綠美興中林”為當地增綠添彩。截至5月22日,興中集團累計開展86場次植樹活動,種植樹木2512棵。
5月15日,興中集團黨委在港口鎮中南村開展綠化植樹活動。記者 王云 攝
事實上,興中集團是中山各鎮街、部門、企業積極參與“見縫插綠”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中山依托211個鄉村振興促進會和943個黨群服務中心,組織新春植樹宣講活動900余場,發動港澳同胞和僑胞1.2萬余人、企業1500多家參與鄉村綠化,社會各界捐贈支持綠美中山生態建設資金共計3000多萬元。例如古鎮鎮已匯聚社會力量捐資200余萬元,種植的綠植超過6萬株。又如五桂山街道桂南村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種下由轄區內愛心企業認捐認種的鐵冬青、桂花、宮粉紫荊等苗木570棵。

“我在中山有棵樹”
吸引近5萬人次參與
4月23日,中山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聯合中山市綠化委員會組織開展“我在中山有棵樹”公益活動,上線“我在中山有棵樹”微信小程序,搭建起“云上”認種、“指尖”植綠、“碼上”管護的線上平臺,讓廣大群眾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參與樹木認種認養認捐。活動共分為“種植一棵綠樹”“認養一棵果樹”“保護一棵古樹”,現階段首先推出“種植一棵綠樹”活動,各鎮街已經組織摸排出第一期可種植苗木約1.7萬棵,資金需求超600萬元。
近日,“我在中山有棵樹”公益活動就在三鄉籍港澳同胞的朋友圈、微信群成為熱門話題。自活動開展以來,三鄉鎮積極發動港澳同胞參與公益活動。截至目前,三鄉籍港澳同胞捐資6萬元,種下“鄉賢林”“企業林”“僑愛林”“同心林”4片主題林。
記者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活動開展以來,多部門、各鎮街通過線上線下各類宣傳渠道,發動群眾通過“我在中山有棵樹”微信小程序認種、認養、捐資,吸引近5萬人次參與,募集捐款近300萬元,認種樹木近8000棵,在全市營造人人植樹增綠的濃厚氛圍。

“五邊”“四旁”綠化初見成效
除此之外,中山推進主題產業園建設與“見縫插綠”協同發展,打造一批綠美示范園區。比如,小欖鎮綠金灣產業園改造升級之后,規劃建設了超1.6萬平方米綠地空間,充分發揮國資企業示范作用,帶動各鎮街公有企業、集體企業共同參與綠美園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十大主題產業園廠房園區道路綠化超110公里,工廠綠化13.5萬平方米,復綠工程26.3萬平方米,累計種植各類苗木5.7萬棵。
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吳青苗介紹,圍繞“種植一棵綠樹”活動,該局將指導全市各鎮街摸排植樹位置,充分利用“四旁”“五邊”和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路邊地等,以及政策允許的綠化空間,開展“見白增綠”。目前全市摸排確定近300個點位,計劃種植樹種有香樟、秋楓、海南紅豆、白蘭等。后續,各鎮街還將繼續摸排持續上線新的苗木點位,供市民群眾選擇。
據統計,中山協同推進“五邊”“四旁”綠化初見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村莊綠化“七個一”建設項目692個,其中公共休閑綠地271處、綠化景觀路250條、庭院綠化示范點71批、景觀生態林38個,99.55%的行政村(涉農社區)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同時,加強村(社區)周邊公園綠地改造提升,把綠美建設打造為群眾身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