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年一屆的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舉辦,經過展覽評委會的嚴格評選,500余件作品脫穎而出。由廣州美術學院教師吳德灝創作的雕塑作品《大灣交響》塑造了七位音樂家的形象,其中包括兩位中山著名音樂家——蕭友梅和呂文成。
廣州美術學院教師吳德灝創作的雕塑作品《大灣交響》。受訪者供圖
雕塑作品《大灣交響》以中國近現代嶺南音樂界的杰出名家為題材,塑造了馬思聰、李凌、何柳堂、冼星海、蕭友梅、呂文成、青主七位音樂家的形象。在雕塑的整體構圖上,吳德灝巧妙地運用了空間與線條的組合,錯落起伏卻又緊密團結的五條弧形波浪,既象征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日新月異,又象征著新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猶如五線譜的、蜿蜒延綿的大灣浪潮中,每個音樂家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音符,他們仿佛正在演奏一曲跨越時空的交響樂,為國家的蓬勃發展譜寫了壯麗的篇章,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雕塑作品《大灣交響》。受訪者供圖
“我希望挖掘嶺南本土元素,以具有嶺南文化特點的方式,來展現新中國奮斗發展歷程中音樂家帶來的精神鼓舞。”據吳德灝介紹,該作品以地域文化為背景,凸顯了嶺南音樂的獨特魅力和深遠影響。新中國成立以來,音樂藝術作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七位音樂家,在新中國的音樂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音樂作品和藝術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在整幅作品的人物形象中,“中國現代音樂之父”蕭友梅身著留學時愛穿的西裝,吳德灝解釋,這與蕭友梅西學東用的貢獻有關。作為中國首位音樂博士、現代專業音樂的奠基人,他對中國音樂文化事業作出的卓絕貢獻將永遠為后人銘記。呂文成則是拉二胡的形象,他畢生致力于廣東音樂和粵曲藝術的介紹、傳播、革新與發展,在廣東音樂史上書寫了可貴的篇章,留下一份珍貴的民間音樂遺產。
據了解,此次廣東省美術作品展的展期為2024年5月16日至5月31日,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粉畫、漆畫、陶藝、年畫、漫畫、連環畫、插圖及綜合材料繪畫等藝術形式。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