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有人暈倒了!”2025年11月7日16時00分,中山市第六人民醫院(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門診大廳的平靜被一聲急促的呼救打破——一名因頭暈不適前來就醫的患者,突然暈厥倒地,當場意識喪失,自主呼吸與心跳瞬間停止,口中還不斷涌出白沫與分泌物。這驚險一幕,拉開了一場與死神競速的緊急救援。


“讓一讓,我是醫院工作人員!”客服中心組長曾麗梅第一個沖過圍觀人群。俯身檢查的瞬間,她心頭一緊:患者口唇發紫,已無生命體征。“立即急救!我做胸外按壓,你們呼叫急診、保安維持秩序!”曾麗梅話音未落,已雙膝跪地,雙手疊扣按在患者胸前,標準有力的按壓節奏即刻響起。客服團隊成員瞬間行動:有人馬上致電急診科,有人拉起防護圈疏導人群,收費處組長項國威也聞聲趕來,臨時急救小組迅速成型。

按壓中,患者口腔內的白沫與分泌物不斷增多,呼吸道阻塞成了新的致命威脅!“陳敏寧,接力按壓!”曾麗梅一聲指令,組員陳敏寧無縫接替,確保生命循環不中斷;而曾麗梅則俯身探入患者口腔,試圖清理分泌物。患者牙關緊閉,強烈的咬合瞬間讓她傳來劇痛,但她咬牙變化角度,最終成功開放氣道。


16時02分33秒,急診科醫護推著急救平車與除顫儀飛奔而至。此時患者仍呈嘆氣樣呼吸,口唇紫紺,監護儀顯示“室顫”——這是心梗患者最危險的心律失常之一。醫護人員立即銜接搶救:持續心肺復蘇、雙相波200J電擊除顫,16時04分,監護儀上的波形突然跳轉為“竇性心律”,患者神志逐漸清醒,口唇也慢慢恢復紅潤,能清晰對答!

16時06分左右(6分鐘內完成綠色通道關鍵處置),患者被送進搶救室,醫院當即開通心梗綠色通道:快速測生命體征,同步開通靜脈通道、查心肌損傷標志物、做心電圖,確診“急性心肌梗塞”。16時15分,醫護給予“心梗一包藥”并下達病危通知;16時25分復測體征平穩,患者隨即轉往介入室。
在介入室,醫護發現患者回旋支中段完全閉塞,當即植入一枚支架。隨著支架撐開,閉塞血管恢復血流,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安全下臺,后續病情穩定轉ICU監護。
“從患者倒地到恢復心律僅用4分鐘左右,6分鐘內完成綠色通道關鍵處置,前期非臨床團隊的規范按壓和無縫銜接,為后續救治贏得了黃金時間!”急診科吳鵬程主任復盤時感慨。據悉,該院長期開展全員急救培訓,客服、收費等非臨床崗位人員均需掌握心肺復蘇技能,此次救援正是醫院“全員懂急救、多科能協作”急救體系的生動體現,每一秒的精準配合,都詮釋著“生命至上”的醫者初心。
◆編輯:吳玉珍◆二審:馮嘉揚◆三審:劉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