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第六人民醫院組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山市及火炬高新區干部大會部署要求,結合醫院實際,研究制定具體落實舉措,為“十五五”時期醫院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把舵定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洪濤主持會議并講話,醫院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全體黨員同志、全體職能部門人員參加會議。

張洪濤傳達了中山市及火炬高新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干部大會的主要內容。

張洪濤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于今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全院上下要深刻領會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對于新發展時期醫院的發展規劃,張洪濤提出“五個要”和“五個提升”的具體部署:
“五個要”包括
一要強化黨建引領,筑牢發展根基,堅持黨對醫院工作的全面領導,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員思想,凝聚擔當實干合力;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化黨風廉政與醫德醫風建設,嚴查醫療領域不正之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與干事創業氛圍;
二要深化醫改實踐,激活治理效能,主動對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求,牽頭推進區域醫聯體建設,構建科學分級診療模式;聚焦區域健康需求,打造疑難重癥診療中心,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輻射力;
三要優化管理機制,提升運營效率,推進內部管理精細化,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深化績效薪酬改革,動態縮小同類型護理崗位人員收入差距;強化成本全流程管控,探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激發醫院內生發展動力;
四要實施人才強院,建強人才梯隊,加大高層次人才、學科帶頭人及青年英才引進力度;推動醫護人員赴國內高水平醫療機構進修,拓展人才國際交流渠道,構建高素質、多層次的醫療人才隊伍;
五要推動中西協同,彰顯特色優勢,依托西學中班培訓成果,發揮中醫藥特色,在慢病管理、體重管理、睡眠管理等重點領域,研發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與技術規范,完善中醫藥整體發展布局。
“五個提升”涵蓋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以基礎培訓、“三基”考核為抓手,強化醫護人員診療思維、病案書寫及診療技能,通過病例分享、手術技能比拼等活動樹牢“質量優先”理念;依托ECMO技術應用與胸痛、創傷、卒中中心建設,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打造區域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深化人文關懷,推進適老化、適兒化醫療環境建設,優化患者就醫體驗;
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圍繞“大綜合、強專科”目標,在眼科、骨科2個省級重點專科基礎上,培育更多市級重點專科與特色專科,擴大區域學科影響力;
提升醫學裝備管理,持續細化醫用耗材全流程管理,加強醫療設備運維與效能監管,通過精細化管理挖潛增效,保障醫療設備高效利用;
提升醫院管理和運營水平,系統梳理并修訂醫療質量安全、績效考核、財務等核心制度,明確部門職責,提升內部管理效率;強化成本核算與醫保精細化控費,筑牢醫院穩健運營基礎;
提升對外合作與宣傳,深化與暨南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合作,推進碩士研究生班教學,保障博士研究生班順利開班;鞏固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醫聯體合作成果;做強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爭取升格為博士后工作站;擴容深圳大學教學醫院基地碩導、博導規模,持續做好西學中班培訓。
張洪濤強調,十五五時期,醫院將繼續以黨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障,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衛生健康事業行穩致遠筑牢政治根基與思想堡壘;以健康中國戰略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錨定公立醫院公益性本質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突破口,探索現代醫院治理新路徑,為完善中國特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醫院智慧”;以對標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服務升級為抓手,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打造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讓群眾共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紅利;以醫教研協同創新為引擎,緊扣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醫學科研前沿與臨床轉化中突破攻堅,為醫學進步筑牢人才與技術基石。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