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星學校學生們在進行雙節棍表演。 受訪單位供圖
10月24日,中山市中小規模民辦學校質量提升工作現場會在西區聚星學校舉行,沉浸式感受該校辦學特色,共探民辦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步入校園,育人細節處處可見:剛勁有力的《弟子規》武術操整齊劃一,活力四射的雙節棍表演點燃全場,國學經典與傳統武術的深度融合,讓傳統文化“活”在師生日常;勞動實踐基地里,青翠蔬菜間,生動詮釋“勞動浸潤德育”的辦學理念。
聚星學校董事長程玉德表示,低收費絕不等于低質量。董事會通過“科學定規劃、精心育人才、健全建制度”三大維度,破解普惠校質量提升難題,實現“收費親民、質量過硬”的辦學目標。該校負責人還從頂層設計、教師發展、家校協同三大維度,拆解“三力融合+三位一體”的高質量發展體系。
隨后,坦洲明德學校、沙溪申明亭學校負責人分別分享特色課程構建、師資隊伍建設、家校協同育人的實踐經驗,從不同維度豐富民辦校提質思路。
據悉,近三年市級財政投入4.7億元,為民辦學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民辦學校辦學水平邁上新臺階,師資隊伍結構持續優化,98%的民辦學校達到標準化學校要求,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果豐碩,每年提供大量學位緩解就學壓力。
針對部分中小規模民辦學校仍面臨師資不穩、生源減少、經費緊張、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市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彭曉新提出六點意見:一是筑牢“立德樹人”根本,將黨建作為民辦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工程來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準辦學方向;二是夯實“規范治理”基礎,完善現代學校制度,保障校長權力,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三是走好“特色發展”之路,摒棄粗放模式,以體教融合等為抓手培育辦學特色,以特色創品牌;四是聚焦“課堂革命”核心,強化教研支撐,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五是建強“兩支隊伍”核心,打造卓越管理團隊,培育高素質教師隊伍,保障教師待遇以穩定師資;六是抓實體育與勞動教育,豐富育人內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記者 楊健 通訊員 劉銦子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