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職畢業生在現場與用人單位招聘人員面談。記者 繆曉劍 攝
近日,“就在南粵”廣東省2026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對接活動中山地區專場在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舉行。本次招聘會吸引300多家企業進場攬才,共提供崗位8000多個。現場提供的崗位涉及機械、電子、食品、物流、生物、金融、外貿等10個行業,涵蓋研發類、管理類、文職類、技術類、營銷類、基礎類等30個類別。
今年招聘會現場呈現多方面變化:一邊是企業面臨“優秀人才難尋”的招聘挑戰,紛紛推出管培生全周期培訓、人才津貼等重磅政策吸引并留存人才;另一邊是應屆生就業觀念逐漸務實,在就業壓力下更注重提前準備與職業規劃。同時,校方多舉措助力畢業生就業,多方合力破解招聘與求職雙重難題。
現場直擊 300多家企業進場攬才
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300多家企業進場攬才,不少企業的攤位前聚集高人氣,排起“長龍”。大四學子們手上拿著精心準備的簡歷,與企業招聘代表交流,主動了解崗位情況和發展前景。
“我們這次校園招聘計劃招錄約60人,主要招聘海外供應鏈、工業設計、軟件項目、外銷和軟件開發等方面的管培生崗位。”彩訊工業(中山)有限公司招聘工作負責人胡濤介紹,彩迅集團是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智能電視、顯示器、智能投影儀等,產品銷往歐洲、非洲、大洋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近年來大幅提升海外市場重視度,新增海外供應鏈崗位與品牌推廣崗位等。”胡濤表示,此次招聘的崗位薪酬范圍是5000元-8000元,一上午已經收到60多份簡歷,大家投簡歷的熱情非常高,目前正在進一步對接。
“我們給你提供足夠大的舞臺試錯、成長。”在現場,榮電集團的招聘海報非常顯眼。該集團于2004年成立,旗下有榮事達、亞摩斯(高端鈦金屬)、好帥(AI)三大品牌,是家電品類全、供應鏈與定制能力雙強的智能化企業。該企業提供的薪酬崗位,在5000元-7000元之間。
該企業主要招管培生,輪崗后根據人才意向和企業需求擇優落崗,方向有電商運營、直播運營、內容營銷、市場業務、實驗室工程師、工業設計等。“這次招聘會應聘者特別多,基本上專業比較對口,許多應聘者有較高意愿來我們公司工作。”榮電集團的招聘工作負責人蘇楓嵐表示。
在現場,康方生物的招聘工作人員介紹,該企業本次計劃招聘近70名員工,主要面向化工專業,崗位包括QC檢測等,本科生月薪資為6000元-8000元。“我們的招聘需求長期存在,最近也一直在積極參加各學校的校招,比較看重學生的專業能力、抗壓能力和能否吃苦耐勞等。”該工作人員表示。
企業求變 以“長期投入”破解招人留才難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進場的企業提供的崗位多,應聘者人數多,但也有多家企業表示,要招到適配企業需求的人才,并且能夠留住人才,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校招方面,許多應聘者在入職第一年獲得相關工作經驗后,容易“跳槽”。因此,企業端主動求變,調整招聘策略,并以“長期投入”穩人才、育人才進行破局。
其中,彩訊工業(中山)有限公司除了為入職者提供五險一金、每月餐補、帶薪年假、免費宿舍、節日禮品等,還升級了管培生培養工程,推出專為應屆生設計的“航系列”培養工程。
“公司還推出3年27600元的人才津貼,并在周年慶專項頒發,以此激勵人才、留住人才。”胡濤介紹道。
位于南區的廣東微觀科技有限公司專注高端線性照明領域,產品涵蓋線性照明、學校照明、醫療照明、健康照明和戶外照明等,以出口業務為主。該公司同樣推出畢業生定制專屬方案。
該企業設置入職后前9個月“新人保護期”,提供45-90天脫產培訓,覆蓋商務禮儀、產品知識等全流程內容,包吃包住并發放補貼,期間“新人”無需承擔業績壓力。同時,企業推行“一帶一導師制”,并獎勵優秀導師對“新人”進行培養。
“這個對應屆生的吸引力很大,他們會覺得更有發展前景,對企業認同感更強,也更有安全感。”相關人士李彩玲說,公司推出畢業生定制培養方案,是希望破解應屆生“過渡性就業”問題,通過長期投入降低流失率。
榮電集團的招聘工作負責人蘇楓嵐同樣表示,公司為新人開出中高水平薪資,并為管培生提供試用期3個月的免費住宿,幫助入職者度過初入職場的時期,同時公司每個月提供餐補等。
另外,該企業同樣推出管培生計劃,包括1對1師徒制(部門長親帶)+輪崗制度、每周總經理提供面談指導,每月進行雙向考評助力校準方向,實現精準化成長等。“這些福利待遇是學生相對比較看重的。”蘇楓嵐說。
學子轉變 主動破局,調整姿態主動應對
記者了解到,面對企業的積極舉措,應屆生也在調整姿態主動應對,就業觀念出現轉變,不再局限于“考公考研一條路”,而是采取“多手準備”,積極參與招聘會投遞簡歷,薪酬期望值也有所下調。
同時,在系列支持舉措助力下,應屆生也主動優化求職策略,從“廣撒網”轉向“精準釣”。其中,電子科大中山學院2022級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大四應屆生謝孫寶的求職經歷,頗具代表性。
從大一起,他就明確畢業后的方向是就業。因此,在大學期間,他著重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
今年9月起,他憑借豐富的社團活動組織經驗,聚焦珠三角地區求職,累計投遞30多份簡歷,目標鎖定會展策劃、零售代表、銷售管理、大客戶助理等崗位。
為提高求職效率,謝孫寶利用線上資源與線下積累,包括通過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查詢企業的薪資待遇與口碑,提前規避求職風險。
目前,他已收到包括來自華為慧通等多家企業的offer。“找工作其實不難,但是找到好工作比較難,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謝孫寶告訴記者。
電子科大中山學院大四學生李香瑩正在尋找運營的工作機會。此前,她參加過幾場線上面試,本次招聘會是她第一次參加線下面試。
她發現企業非常關心求職者的實踐經驗。從她咨詢的新媒體運營崗位來看,有沒有運營過真實的賬號、如何處理輿情等實際工作場景,是企業關注的重點。“感覺到幸運的是,我較早地確定了求職意向,在校期間已積累了較多運營、剪輯等技能和作品集。”李香瑩說。
校方助力 推出AI模擬面試平臺等舉措
學校同樣積極開展多方面措施,助力畢業生就業。電子科大中山學院招生與就業處就業辦公室主任卓虹介紹,今年學校的畢業生共有4800多人,較去年增加近1000人,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生涯發展和高質量就業。截至今年年底,學校將舉行4場大中型校園招聘會,即每月開展一場。
此外,今年該校領導帶隊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深入珠三角重點地區的龍頭企業,為學生們開拓優質崗位,學校還舉辦了50余場中小型宣講會等。
為幫助學生精準對接崗位,學校從工具賦能、現場指導、前置培養三方面強化就業支持。其中,該校上線并推廣AI模擬面試工具,成為應屆生求職的“得力助手”。
在AI模擬面試平臺中,學生可選擇對應崗位上傳簡歷開啟模擬面試,AI會依據崗位要求深挖簡歷亮點并針對性提問,面試后不僅生成模擬結果,還會給出簡歷評分及改進建議,助力學生提前適應企業真實AI面試場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學生經過5-6次練習后,面對企業AI面試更從容,簡歷修改后投遞通過率明顯提高。
同時,在招聘會現場,學校創新引入專業老師參與服務,實時引導學生投遞適配崗位,避免盲目投遞。招聘會后,學校針對學生崗位技能缺口開展專項跟進輔導,精準補齊能力短板。
記者 王帆 見習生 周昊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




